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面试。
校招各岗位的面试思路:
1. 运营
运营的各个细分环节众多,很难一概而论,不过运营面试的黄金法则必定是理清实习目标,通过目标来倒推关键动作。
以电商运营为例,目标是GMV,你应该梳理出做哪几件事能够推动GMV的达成。
对于用户运营目标是用户的拉新、留存、促活和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盗模型,但是这里的具体指标,例如DAU(每日活跃用户),就需要梳理清楚达成的手段。
再如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的是账号的数据,说白了就是把账号做起来的方法论。
但不能空谈,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习所做的事来体现。
上述所有内容都要准备好一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会如何优化?
2. 市场
市场类岗位面试的灵活度非常高,所以除了平时准备常规面试问题之外,也要多关注行业或者品牌的动向,所谓互联网的网感,或者说mkt sense,就是这样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关于面试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1. 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2. 产品,对过往经历或者你面试岗位当中产品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如果要面试产品营销岗位的话。
3. 思路:要对用达人销售的全链路有所了解,视角一定要站得足够高。
4. 结果:这个不用多说,曝光和转化都必须要关注。
3. 销售
销售体现的是你与人打交道、有生意头脑和经营意识的能力,否则面试官会直接把你淘汰掉。
那么常见的问题是情景类的。
这里举两个例子,如果临近月末还没有达成业绩,你会怎么办?如果一个老客户在合同到期之后不选择续约,你会怎么办?
情景类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先定位问题,比如上述所说的,我们就要去问不续约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拆解,然后分门别类地给出解决方案。
4. 泛体制(央国企和银行)
这里我就不详细展开了,它的岗位太多,我在这里整体讲一下,在难度方面,实际上泛体制的面试难度小于互联网、外企、科技等公司,但侧重点不同。
你在经历梳理上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因为不会出现很刁钻的问题,能把事情说清楚就行。
这里要关注一些宏观的信息,比如近期的新闻、大世界行业动态,思考这些是个人思考能力的表现。要突出你的稳定性,从家庭等方面来讲这些不可抗因素。
如何让自已在众多面试中脱颖而出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面试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精准准备——让面试官从你身上看到非你莫属的独特价值。
第一步:做懂行的候选人。提前拆解岗位JD,用岗位需求表逐条对应自身经历,标注匹配度高的核心能力。比如应聘运营岗,不仅要研究公司现有产品,更要梳理竞品动态,面试时主动提出建议。
第二步:用故事量化能力。拒绝空洞描述,用STAR法则包装经历时,务必加入数据锚点:曾主导校园推广活动,通过重构用户路径,30天内将报名转化率从8%提升至22%,为团队节省30%推广预算。数据化成果让能力可见,更要在结尾补充复盘思考: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用户分层运营的重要性,未来会优先搭建用户画像体系,展现反思深度。
第三步:抓住3分钟黄金留白。当面试官问你有什么想问的时候,避免公司晋升机制等通用问题,转而聚焦岗位痛点:这个岗位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或团队接下来3个月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甚至可以说:如果我入职,能否在第一个月重点跟进XX方向?用主动提问展现求职诚意与落地思考。
面试本质是价值匹配的双向筛选,与其琢磨如何表现,不如专注如何精准传递不可替代的你。提前模拟高频问题、打磨3个独家案例、准备1-2个行业洞察,用细节堆砌专业度,让面试官记住那个有备而来的身影。

9年大厂学姐建议文科生盲选运营。
最近有很多文科生小宝来咨询我,问我文科生想进互联网大厂该怎么选岗位?作为一个9年的互联网大厂学姐,我给大家建议文科生的绝妙就业岗位就是运营。大家不要再傻傻的琢磨我能做什么,不要犹豫,先试试运营岗。我会建议大家选运营主要是基于三点我自己在职场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第一点,运营这个岗位门槛相对于其他岗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对于大多数0实习经验的同学找一份运营岗位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二点,运营是直接和业务挂钩的岗位,所以它的开拓是比研发和产品的岗位要多,运营的岗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大家在招聘软件上其实也可以看见它的细分领域是非常多的,像电商运营、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策略运营等等,这些运营总有一个是可以去的上的。
·第三点,基于我自己9年的职场经验,看来运营的职场天花板并不比产品经理低。因为目前互联网的状态就是在增速放慢,所以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做的业务是非常垂直的,是非常受限的。
对比运营,因为它是和业务相关的,其实很多平台的资源是可以转化成自己的资源,当你离开a平台是可以把资源迁移到b平台的。相比之下,产品经理积累的很多都是比较抽象的经验,它其实是很难从平台a再迁移到平台b之上的。
而且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大厂的运营总监的薪资并不比产品经理低,有一些业务部门做的比较好的,绩效会比产品经理高出很多的。
其实求职最忌讳的就是不知道做什么,你今天想做这个,明天就想做那个。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先尝试一下运营岗位,边干边学,这样你以后想跳槽或者是换行业都是更加有底气的。
谢谢观看,@小-李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