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可以放在八宝山公墓骨灰墙
1、1951年颁布执行的《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规定,牺牲或积劳病故的革命军人和革命工作人员经过申请批准后,均可安葬在革命公墓。干部的级别最初定为“县级以上及革命军人团级以上”。到了1992年,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范围由县团级调整为司局(师)级以上干部,这一规定一直延续。
2、普通人可以安葬在八宝山墓地,但仅限于八宝山人民公墓,而八宝山革命公墓不对外界开放。目前,八宝山人民公墓提供的安葬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骨灰可以进行深埋;其次,有生肖生态葬的选择;最后,还有骨灰墙的立体壁葬方式。这些安葬方法均属于“节地生态葬”的范畴。
3、所以普通人是不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官方网站 普通人虽然没有资格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但是可以葬在八宝山人民公墓。也就是说,普通人有机会葬在八宝山公墓,但要看家属是否愿意将逝者的骨灰葬在八宝山人民公墓。八宝山人民公墓成立于1950年(与八宝山革命公墓同年)。
八宝山公墓什么人能进
1、进入八宝山公墓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逝者身份要求:逝者必须是中国公民,并且在生前有一定的社会贡献和影响。八宝山公墓主要安葬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贡献的人物,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申请流程:逝者的家属或代表必须向公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逝者的生平简历、社会贡献证明、家属身份证明等。
2、八宝山革命公墓可以参观,但需遵守相关规定,且主要面向有纪念目的的游客,并非普通旅游景点。参观注意事项 1. 开放对象:公墓主要用于安葬和纪念已故革命先烈、党政军领导及杰出人士,普通游客可进入参观,但需保持肃穆,避免喧哗。
3、八宝山革命公墓对个人是开放的,无需特殊证件即可参观。2. 参观区域主要限定在烈士陵园区,包括北侧的国家领导人、国家友人及烈士区,以及南侧烈士陵园区。3. 中央骨灰堂和骨灰墙区域不对公众开放,平时需凭骨灰寄存证或瞻仰证进入。4. 清明节等祭扫时节,骨灰墙区的旁门会开放,允许无需证件的参观。
4、文化名人:在文化、艺术等领域具有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力的人物,也可能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劳动者: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但如果他们的品德高尚、事迹感人,且对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也有可能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5、葬入级别: 原始标准:最初,八宝山革命公墓要求县团级以上干部才可葬入。 调整后标准:随着墓地面积紧张和人数增多,1992年4月经中组部批准,葬入标准提升为地方厅局级及以上干部。逝者需履行一定的审批程序方可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6、1970年改称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墓分骨灰堂和墓区两部分,中央为骨灰堂,是1958年将原褒忠护国寺第一、二进大殿及配殿改建而成的,其中分为十一室,第一室安放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骨灰。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