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易苏昊不捐赠《丝路山水地图》?
1、易苏昊未捐赠《丝路山水地图》的原因主要在于这幅画作存在的争议以及对于其历史真实性的探讨。画作的真伪与历史定位争议:起初,《丝路山水地图》曾被视为赝品,尽管后来有专家鉴定其为明代中期以前的作品,甚至被视作皇家地图,但这一争议始终存在。这种真伪与历史定位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了易苏昊的捐赠决策。
2、总结来说,易苏昊并未捐赠《丝路山水地图》的原因,或许在于这幅画名与实的争议,以及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探讨。无论其价值几何,它在春晚的亮相无疑将这个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度,引发了公众对历史、艺术和命名逻辑的深入思考。
3、单霁翔在捐赠现场还向《丝路山水地图》原持有人易苏昊先生等表示敬意,从《研山铭》到《丝路山水地图》的转让,使这些珍贵文物最终落户于故宫博物院。
4、《丝路山水地图》也可以充分说明在明朝时期我国的强盛以及贸易的广泛,为我国的历史文化辨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丝路山水地图》在上世纪30年代外流于日本,后来由收藏家易苏昊先生重金购回了此国宝,2017年世茂集团将其买下捐赠与故宫博物院。
5、2017年11月30日,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个人出资2000万美元(约1.33亿人民币),将此画从易苏昊的手中收购,并将其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蒙古山水地图》入藏以后,故宫工作人员会全面做好相关的保养、修复、展示与研究工作,尽快让更多社会大众了解其意义与价值。
《丝路山水地图》复制品入藏青海省博物馆
1、复制品的制作与入藏:2018年央视春晚上亮相的《丝路山水地图》的1:1复制品已经制作完成并成功入藏青海省博物馆。这是为了保护文物真迹,同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共享。复制计划:此次计划共制作3件复制品,分别由故宫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与甘肃省博物馆收藏。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是第一件复制完成的作品。
2、“《丝路山水画卷》现存在故宫博物院,《丝路山水地图》绘于绢本之上,幅宽0.59米、全长30.12米,由宫廷画家以明代中叶吴门画派风格的青绿山水技法绘制而成,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的辽阔地域范围。
3、《丝路山水画卷》上著名的地点有中国的敦煌、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丝路山水地图》绘制于明代中后期,为绢本,青绿山水手卷;宽0.59米、全长30.12米。所绘范围: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伊斯兰圣城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