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1、发生的生理机制不同:应答条件反射发生在内分泌系统,操作反射发生在大脑中枢。2.应答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很明确,操作条件反射的刺激物不明确。3.刺激出现的时间不同:前者的刺激出现在行为之前,后者的刺激出现在行为之后。4.应答反射中动物往往被动接受刺激,操作反射中往往是自主活动。相同点:应答反射和操作反射的结果都是促进了行为出现的频率。
2、它们的不同点在于: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3、斯金纳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发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如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而操作性行为是有目的的、随意的行动,如书写、讨论或演讲。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强化和惩罚机制密切相关。

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
1、综上所述,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分别被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了行为后果在塑造行为中的重要性,并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操作条件反射】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
3、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操作条件反射和工具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亦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的实验方法。
4、斯金纳的条件反射是工具条件反射。详细解释:操作条件反射,有时称为工具条件反射或工具学习,第一位研究者是桑代克(1874-1949),他观察猫试图逃出迷箱的行为。第一次猫花了很长时间才逃出来。有了经验以后,无效的行为逐渐减少而成功的反应逐渐增加,猫成功逃出迷箱所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5、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有时也称为工具条件反射或工具学习。操作条件反射:这是斯金纳在桑代克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理论。它强调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改变行为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