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
1、同仇敌忾的意思是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读音:[tóng chóu dí kài]。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近义:同仇敌慨、戮力同心、合力攻敌、群威群胆、敌忾同仇。
2、同仇敌忾:深刻的团结与对抗 在汉语的丰富词汇中,”同仇敌忾”这一成语犹如一把锐利的剑,象征着共同的敌人和团结的力量。它源自古代的两个典故,一个是《诗经·秦风·无衣》中的“修我矛,恨我子”,表达即便衣衫不整,勇士们仍能携手并肩,整装待发,共赴战场。
3、“同仇敌忾”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其中,“忾”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愤恨、愤怒。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面对共同敌人时,团结一致、愤慨异常的情感状态。在古代,这个成语常被用于描述军队或民众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团结和决心。
4、同仇敌忾是形容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意思是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出自秦代,作者无名氏。白话文释义: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