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星沙时报 2025年3月10日讯】长沙县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6名工作人员,其中事业单位编制岗14名,政府雇员岗12名。本次招聘报名通道将于3月12日9:00正式开启,笔试定于4月12日举行。
重点信息速览:
▶ 岗位类型:
– 事业单位岗:纳入编制管理,需签订5年服务协议
– 政府雇员岗:编外聘用,按县内规定管理
▶ 报名条件:
– 年龄:28-40周岁(各岗要求不同,详见岗位表)
– 学历:国家认可学历(含技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
– 应届生:2025届毕业生可凭学校证明报考
– 特别提示:长沙县在编人员不得报考
▶ 重要时间节点:
– 网络报名:3月12日9:00-18日16:30
– 缴费确认:3月19日-20日12:00
– 准考证打印:4月10日-12日9:30
– 笔试安排:4月12日(周六)
▶ 考试流程:
1. 笔试:综合知识+岗位专业知识(总分100分)
2. 资格复审:按1:3比例入围
3. 考核:结构化面试(A01岗加试实操)
4. 体检考察: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
▶ 特别提醒:
– 事业单位岗开考比例5:1,政府雇员岗3:1
– 笔试合格线60分,面试合格线70分
– 诚信管理:2年内不得重复报考违约人员
本次招聘公告及岗位详情可通过长沙星沙人才网查询,招考各环节信息均在该网站公示,建议考生定期查阅最新动态。
复读生需知的关键事项,同学们要注意哦
心态突围:把压力转化为进步的燃料
接纳波动,聚焦成长:模考成绩起伏很正常,把每次考试当“错题探测器”,而非“定生死的审判”;
情绪疏解工具箱:焦虑时去跑步、听励志歌,或和老师、家长倾诉——别让负面情绪堆积成“心理堰塞湖”;
警惕两种极端:不因“复读生”身份自卑,也
别因“经历过高三”而自满,保持“空杯心
态”重新出发。
学习策略:用科学方法撬动分数提升
1.制定“可落地”的学习计划
把大目标拆解成“周任务+日清单”:比如弱科(如数学)每天安排1.5小时专项突破(刷基础题+总结题型),强科(如英语)保持30分钟阅读/刷题练手感,同时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任务,避免因计划太满而崩溃。
2.狠抓基础:拿下高考80%的“必得分”
回归课本!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比如化学元素周期律、物理力学公式),把零散知识点串成网。对基础概念“死磕到底”——比如数学三角函数公式不仅要背,还要会推导应用。
3.错题本:精准打击知识盲区
①分类整理:按“知识漏洞型”(如数列公式错)、“解题方法型”(几何辅助线不会画)、“粗心失误型”(计算错误)标注;
②定期复盘:每周抽1小时重做错题,尤其反复出错的题,要深挖背后的知识点(比如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是否真懂对称轴公式?);
③拓展延伸:对错题进行“变式训练”(比如把椭圆题改成双曲线,检验是否真掌握方法)。
4.应试技巧:把“会的题”都拿到分。
研究真题:总结高频题型的套路(如语文作文万能结构、数学导数题解题步骤);。 模拟考实战:严格按照高考时间答题,训练“时间分配感”(比如理综选择题控制在45分钟内),同时适应“考场节奏”(避免紧 张到大脑空白)。
湖南复读 长沙复读高考逆袭 #高考复习
“依法带娃”时代,家长也要“持证上岗”?长沙模式给出答案!
开头
“当父母不需要考试,却是最难的‘职业’。”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中国开启“依法带娃”新时代,但如何让“家事”变“国事”后不流于口号?长沙用一场全国瞩目的家庭教育盛会,交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高分答卷——覆盖55万家长、打造150个社区服务站,让科学育儿“飞入寻常百姓家”。
核心观点
1. 法律兜底,纠偏“教而无方”
从“棍棒教育”到“家庭教育令”,法律为失职父母戴上“紧箍咒”。长沙天心区法院发出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责令母亲履行陪伴职责,司法干预让“生而不教”无所遁形。
2. 科技赋能,破解“育儿孤岛”
深圳宝安区研发“家长第一课”微课堂,新疆库车市推出“祖辈科学育儿”情景模拟,AI技术甚至融入亲子沟通课程……各地以“线上+线下”打破资源壁垒,让家长“补课”更便捷。
3. 协同破局,织密“成长守护网”
武汉硚口区用“放风筝原理”解码育儿尺度,长沙构建“15分钟服务圈”,联动司法、社区、学校形成“预防-指导-干预”全链条。专家直言:“教育不是家庭独舞,而是家校社的三重奏。”
结尾呼吁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从长沙样本到全国实践,家庭教育正从“经验育儿”迈向“科学育人”。时代在变,但爱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与其焦虑“内卷”,不如读懂法律、借力社会,做“持证上岗”的新时代父母!
【互动话题】
欢迎留言讨论!
【:出现这几种情况可考虑服药】又到一年考试季,对于面临中高考的女生及其家长来说,“是否要推迟月经”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家长心疼孩子要担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孩子也会焦虑因此影响考试成绩。“月经到底该不该因为考试被推迟?”长沙市第一医院妇科专家给出答案。
长沙市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姚雅俪告诉潇湘晨报记者,规律的月经周期是女性健康状态的标志之一。由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内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月经来潮前后,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痛经,可能是持续的钝痛或者痉挛性疼痛,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如果考生平时月经规律、经量正常、没有明显不适,那么只需顺其自然,专心备考即可;如果考生存在轻微腹痛、腰痛等不适,不影响日常活动和学习,可以在下腹部做热敷,或使用布洛芬来缓解不适。
但是如果考生有痛经的持续进行性加重,难以忍受,甚至止痛药效果都不好;痛经时间发生改变,持续天数增加,月经过后还有下腹痛;痛经的同时有明显的月经量增多,贫血,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甚至大便有血等相关情况时,就需要及时求助医生,“月经期的这些不适症状无疑会对她们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产生负面影响,更难以达到超常发挥的水平。”姚雅俪说。
若出现上述情况,考生可考虑使用药物来调整月经。也就是大家较常了解到的短效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需要注意的是,紧急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及避孕针是不推荐的。并且,在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恶心、呕吐等情况,建议在睡前服用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姚雅俪强调,无论选择上述哪种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孩子平时月经期没有不适,不必过多在意,放平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合理饮食即可。” (潇湘晨报)
2025年全国高考各地护航行动持续展开——汇聚阳光 守护花开统稿:本报记者 高毅哲
6月8日,志愿者在湖南省天心考区长郡湘府中学考点为考生提供饮用水。2025年全国高考期间,长沙市天心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多个考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便利服务。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6月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考点外,完成首科高考的考生们从容走出考场。刘吉利 摄
本报6月8日综合消息 6月8日,2025年全国高考进入第二天。连日来,各地持续护航平安高考,各界力量源源不断汇入,助力考生追求人生梦想。
精益求精,全面保障
细节到位、精益求精,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持续开展“高考护航”。
“广安交警全警上路值守,守护高考平安路。”四川省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辅警黄婷婷告诉记者,高考期间,全市考场周边备用警摩和警车随时待命,为考生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考生乘风破浪,我们保驾护航,祝所有考生旗开得胜!”她说。
和广安一样,四川多地在交通、电力以及医护等方面投入保障力量,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在四川德阳,考点、考试指挥中心等区域涉及高考重点变电站17座、重点输电线路和配网线路共89条。德阳供电公司将本次保电级别定为一级保电,涉及保电的各基层单位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成立抢修服务队和现场应急保供电组,专业负责紧急故障处理。当地在考点外配备发电车、发电机等应急设备,确保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快速接入电源复电。
在甘肃,考点全面采用“身份验证+人工安检+智能安检”的安检模式。考场除有监考员、巡考员等维护考试纪律、巡查考场外,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并全程录像,实时智能巡检。考试过程中专人实时监控巡查,考后会对视频录像进行必要回放。
在山西,教育、招考部门积极协同网信、保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组建“爱心送考车队”免费服务考生,在各考点设立临时身份证办理点,第一时间为考生排忧解难。
在内蒙古,各盟市盯紧、盯牢、盯细各个环节,交通分流、安全保卫、服务保障等各就各位,善始善终坚守到最后一秒,确保高考平安顺利。
爱心洋溢,护梦启航
清晨7时30分,广西容县高级中学高三教师祁明军驾驶的私家车,已停在校园里。这辆贴有“高考送考引导车”标识的白色轿车,成为送考车队的“领航员”。
为完成领航任务,祁明军提前3天规划最优路线,与交警部门对接沿途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