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斩首行动定点清除促成统一。
导弹火箭炮远程打击岛内军事目标,海空力量掩护陆军部队抢滩登陆,正规战初期看似对台军火力覆盖军事辗压,但是,抢滩成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登岛部队的任务就是攻克火力无法摧毁的台军军事堡垒,兵对兵将对将火力对火力巷战对巷战刺刀见红,战线缓慢地向前推进。
只要不能速胜,大陆方面就必须长时间保证登岛部队的后勤畅通,就必须布置更大的力量,拒止外部武装力量的介入。
能够预见到统一之战短时间内不能拿下旷日持久,以正规战的方式统一台湾,不是大陆的首先选项。
军事封锁把台湾岛围得密不透风,切断其进出口通道,一但台湾社会因为生存物资馈乏暴发大规模的民生动乱,道义道德的制高点就转到了台海那边,大陆断然不会去招惹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目前,解放军统一台湾的最有可能方式,是动用一切高科技手段和军事资源,向岛上运送一支最强特种兵部队,为家里执行远距离定点清除任务的导弹部队,提供首要台独分子的适时座标信息,一发入魂肉体消灭,或者特种兵直接下场。
只要叫嚣台湾独立的政治要人一个一个地被执行了斩首,相信未来那边接替上台的地区领导人,必定是统派再不是独派,台湾既能统一,也能兵不血刃极大地降低外来势力的干预风险;
台独分子只是中国的地区领导人不是一国总统,在国际上也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响。
台湾统一的最有可能方式是只对台独分子执行斩首行动。

二战著名战役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抢滩登陆进攻战,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战争背景
• 开辟第二战场的需求: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红军单独在欧洲大陆与德军作战,承受巨大压力,一直主张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东线压力。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
• 战略形势的变化:1943年,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胜利,德意军队投降,同年7月入侵西西里岛,9月入侵意大利本土。东线战场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开辟第二战场条件日趋成熟。
战前部署
• 德军方面:从1941年12月开始修筑大西洋壁垒,但直到1944年5月,除加莱地区外,海岸线上只修筑了少数零星支撑点。还在法国西部沿海地区部署大口径火炮,在挪威沿海修建炮台,在诺曼底周围的海峡群岛修筑设防工程。隆美尔还在海滩及周边设置了大量水雷、障碍物和火力点,但防御工事只完成了一半。
• 盟军方面:任命艾森豪威尔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陆军集结了288万人的部队,包括153万陆军、89个师。海军投入约5300艘军舰,空军出动13700架作战飞机。制定了欺敌计划,如坚忍计划、齐柏林行动、铜头蛇行动等,迷惑德军对登陆日期和地点的判断。
战争过程
• 空降部队前哨战:1944年6月5日22时,美军空降部队出发,降落到法国土地上,摧毁德军炮兵阵地,为后续登陆作战创造条件。
• 海上登陆作战:6月6日凌晨,英美盟军出动飞机对德军诺曼底附近的防御工事进行轰炸。5时50分,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6时30分,美军开始在奥马哈和犹他滩头登陆,英国军队于7时20分开始登陆。尽管在奥马哈海滩遭遇德军精锐的强烈抵抗,伤亡惨重,但盟军最终成功建立起滩头阵地。
• 后续推进:6月7日至12日,德军反击不顺利,盟军建立起完整阵线。7月1日,美军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英军第2集团军进攻卡昂。7月6日,巴顿率领美军第3集团军踏上欧洲大陆。7月11日至18日,美军攻占圣洛,英军继续向卡昂东南方向推进。7月25日,艾森豪威尔决定发动全面进攻,部队向法国中部进攻。8月25日,盟军攻占巴黎,诺曼底登陆以盟军胜利结束。
战役影响
• 军事方面:诺曼底登陆是战争史上最大的登陆战役,突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大西洋铁壁”,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盟军在西线的推进,为最终攻入德国本土创造了条件。

1950年海南解放时,四野官兵登岛后,看到负责掩护接应的琼崖纵队战士们,官兵瞬间愣在原地,2万多革命战士,好多人还穿着红军军装,全身破破烂烂的。
1950年4月17日凌晨,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0军118师在海南临高角抢滩登陆,当战士们踩着齐腰深的海水冲上沙滩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愣住了。
迎接他们的不是预想中的枪林弹雨,而是一支穿着破旧军装、却站得笔挺的队伍。许多人还戴着缀有红布五角星的八角帽,那是四野战士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红军装束。
这就是琼崖纵队,一支在海南孤岛坚持了23年的传奇部队,当时的118师352团1营教导员周永珍后来回忆说,看到这些战友的第一眼,内心既震撼又感动。
琼崖纵队的装备简陋程度超出了四野官兵的想象,1949年时,全纵队2。5万人只有1。3万支步枪,重机枪不到40挺,六成战士手里拿的还是大刀和梭镖。
老战士王昆回忆说,他们最好的武器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子弹珍贵到要用竹筒一发发地数,每人能分到5发就算是“富裕户”了。
更困难的是军装问题,1949年全纵队只有137匹棉布,平均6个人都分不到一套新军装。许多战士的衣服补了又补,有人身上的军装竟然缝了27块补丁。
这支队伍的传奇要从1927年说起,那年9月23日,在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在海南的负责人杨善集带着130多名党员发动了椰子寨武装起义。
起义很快失败,只剩下80多人退入深山老林的母瑞山。从那时起,他们开始了长达23年的艰苦斗争。最困难的时候,整个根据地只剩下26个人。
冯白驹带着大家吃野苋菜充饥,用芭蕉叶当被子过夜,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支队伍硬是挺了下来。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海南岛后,琼崖纵队成了一支完全孤立的抗日武装,没有任何外援,没有补给,他们独自坚持了6年半的抗战。
在这6年多时间里,他们大大小小打了2200多次战斗,消灭日伪军3500多人,1943年的反“蚕食”斗争最为激烈,面对日军5个警备队和伪军3个团的围攻,琼崖纵队硬是顶了下来。
连日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海南岛的共产党武装“始终未能肃清”。这在当时的太平洋战场上,可以说是个奇迹。
解放战争期间,别看琼崖纵队装备落后,但战略作用不小,这支“土八路”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让敌人无法全力防守海岸线。
1948年到1949年,他们连续发动三次大攻势,解放了全岛五分之四的地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