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由来简单介绍
1、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尽管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大陆与台湾对普通话的称呼不同,但所指内涵一致,都是现代标准汉语。
3、普通话的由来可以简单介绍如下:起源基础: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的《中原音韵》,该书以大都话为基础进行编制。标准确立:清朝雍正时期,正式确定北京话为标准官话。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
4、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修订的,起源于燕赵一带的方言。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融合了少数民族语音的北方方言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发音,并在宋金元时期随着少数民族统治我国北方地区而逐渐占领北方地区,后来也进入中南、西南、西北。
5、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普通话的由来简单介绍100字
1、“普通话”这一概念在清末时期已见端倪。1902年,吴汝纶在日本考察时,日本人建议中国推行国语教育,统一语言,期间提及了“普通话”。1904年,秋瑾在日本留学时,与留日学生组织的“演说联系会”拟定的简章中,也出现了“普通话”一词。北京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八百多年,其方言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地位日益重要。
2、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
3、“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4、普通话是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会专家认为,推广普通话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而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于社会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