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h?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测量普朗克常数h的方法如下:1. 确定金属的逸出功W_0: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频率下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_km。 绘制E_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 在图上找到线性部分的截距,该截距即为金属的逸出功W_0。2. 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光电子最大动能E_km: 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并分别测量对应频率下的光电子最大动能E_km。
2、光电效应实验中,普朗克常数h可以通过测量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来得到。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并逸出金属表面,形成光电子。
3、1. 在365nm、405nm、436nm、546nm、577nm五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h。2. 作 的关系曲线,用一元线形回归法计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逸出功及h值,并与公认值比较。
4、在实验中,只要把多种不同的入射光频率v和对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m测量出来 ,作出Ekm——v图像,可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就是普朗克常数h。
5、光电效应测h的测量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现象和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来确定普朗克常数h的值。具体原理如下:实验基础: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即光能量被物质吸收并释放出电子的现象。测量过程:选择不同频率的光源照射金属表面,记录相应条件下的遏制电压。
6、根据光电效应理论,这条关系曲线应当是一条直线,其斜率直接关联到普朗克常数h的值。具体而言,斜率的计算公式为h/e。通过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这条直线的精确斜率,进而得出普朗克常数的数值。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1、光电效应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实验,用于研究光的粒子性质。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探索光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并测量光子的能量。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即光的能量以量子形式存在,这些量子被称为光子。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频率的光照射金属表面,并测量了从金属中逸出的电子的能量。
2、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入射光频率v和对应反向截止电压u0后,由 ekm=e u0 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h v =ekm+w (w是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得 u0=(h / e)v-(w / e)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测得不同的反向截止电压。
3、用微机测绘U-I特性曲线,并求普朗克常数。、(1)在微机的ISA总线插槽上插入PC-XY接口卡,安装电脑X-Y记录仪软件和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软件。(2)用多芯接口电缆将测量放大器后面板PX-XY接口输出与微机PC-XY接口卡相连。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1、1. 在365nm、405nm、436nm、546nm、577nm五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h。2. 作 的关系曲线,用一元线形回归法计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逸出功及h值,并与公认值比较。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测量普朗克常数h的方法如下:1. 确定金属的逸出功W_0: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频率下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_km。 绘制E_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 在图上找到线性部分的截距,该截距即为金属的逸出功W_0。
3、光电效应实验中,普朗克常数h可以通过测量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来得到。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并逸出金属表面,形成光电子。
4、在实验中,只要把多种不同的入射光频率v和对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m测量出来 ,作出Ekm——v图像,可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就是普朗克常数h。
5、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是目前各高校必开的近代物理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爱因斯坦光电方程以及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和能量交换量子化的规律。分析利用光电效应实验仪,采用零电流法测量不同频率入射光对应的截止电压,并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普朗克常数。
6、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7d3d539b6003af37921e2a33b2ac65c1138b65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7d3d539b6003af37921e2a33b2ac65c1138b65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