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竹的读音是什么
1、箬竹的正确读音是[ruò zhú]。2. 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是禾本科、箬竹属的植物。它的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箬竹一般呈绿色,竿下部较窄,竿上部稍宽。小枝上通常有2-4片叶。3. 叶鞘紧密包裹着竿子,没有叶耳。叶子的基部是截形的。
2、箬竹的读音是ruò zhú。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属于禾本科渗戚属植物,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竹竿一般呈绿色,下部较窄,上部稍宽。小枝上通常着生2-4片叶子。叶鞘紧密包裹着竹竿,无叶耳。叶片的基部呈截形,先端长尖。
3、箬竹读作:[ruò zhú]。关于箬竹的简要介绍: 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Keng f. 分类:禾本科、箬竹属植物。 外观特征: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一般为绿色。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叶缘生有细锯齿。 生长习性:45月为笋期,67月开花。
4、箬竹的读音是:ruòzhú。箬竹的拼音是:ruòzhú。结构是:箬(上中下结构)竹(左右结构)。注音是:ㄖㄨㄛ_ㄓㄨ_。箬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竹名_也叫箬竹。竹之一种。二、引证解释⒈竹名,也叫_竹。竹之一种。
5、箬竹拼音:[ruò zhú][释义]竹名,也叫篛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6、箬字的读音是“ruò”,属于汉语二级字,声调为第四声。2. 在《说文》中,箬被解释为竹笋壳箬,即楚地称呼竹皮为箬。3. 箬竹是一种竹名,其叶和箨(笋壳)类似于芦荻。4. 箬叶是箬竹的叶子,可用于制作箬笠(斗笠)、箬篷(船篷衬垫)等,也可用来包装食品,如粽子,或用作茶叶的衬垫。
箬竹的读音是什么
1、箬竹的正确读音是[ruò zhú]。2. 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是禾本科、箬竹属的植物。它的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箬竹一般呈绿色,竿下部较窄,竿上部稍宽。小枝上通常有2-4片叶。3. 叶鞘紧密包裹着竿子,没有叶耳。叶子的基部是截形的。
2、箬竹的读音是ruò zhú。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属于禾本科渗戚属植物,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竹竿一般呈绿色,下部较窄,上部稍宽。小枝上通常着生2-4片叶子。叶鞘紧密包裹着竹竿,无叶耳。叶片的基部呈截形,先端长尖。
3、箬竹读作:[ruò zhú]。关于箬竹的简要介绍: 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Keng f. 分类:禾本科、箬竹属植物。 外观特征: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一般为绿色。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叶缘生有细锯齿。 生长习性:45月为笋期,67月开花。
4、箬竹的读音是:ruòzhú。箬竹的拼音是:ruòzhú。结构是:箬(上中下结构)竹(左右结构)。注音是:ㄖㄨㄛ_ㄓㄨ_。箬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竹名_也叫箬竹。竹之一种。二、引证解释⒈竹名,也叫_竹。竹之一种。
竹子头下边若怎么读
1、竹字头加若读ruò。一、详细释义:1、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箬竹。箬笠。箬帽。箬席。2、箬竹的叶子。竹叶及箨似芦荻。3、笋皮。箬,楚谓竹皮曰箬。二、出处: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魏学洢《核舟记》:“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2、箬 拼 音 ruò 部 首 竹 笔 画 14 五 行 木 五 笔 TADK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竹。~笠。~帽。~席。2.箬竹的叶子。3.笋皮。
3、这个字是箬。箬,汉语二级字,读作箬(ruò),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常见词语,如:箬竹、箬笠、箬帽、箬席等。拼音:ruò。基本解释:1、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箬竹、箬笠、箬帽、箬席。2、箬竹的叶子。3、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