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你好!可以发表一句喜欢的诗句吗#梅岭三章 〔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是我们的陈毅元帅在革命最艰苦的岁月里,在梅岭写下的一首悲壮感人的梅岭三章,当我每次读这首诗的时候,都感到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在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我们的陈毅元帅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红军长征的元帅,因当时腿部受伤,被留在了江西苏区,在红军主力离开后,他领导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长达三年,极其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程度不亚于长征,国民党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游击队有时一连六七天吃不上一顿饭,只好挖野菜、采野果充饥,找不到野菜山果,就喝山泉水填肚子。最困难的时候,三个人共穿一条裤子。怎么穿呢?就是有任务的同志出去时穿裤子,没任务的就光着身子留在山洞中。寒冬腊月大雪封山,没有棉衣棉被,又不能生火取暖,陈毅、项英等就背靠背坐着,用被单裹在一起,靠体温御寒,冻得根本无法入睡。国民党军对陈毅隐蔽的大余梅山实行严密包围。此时,陈毅旧伤复发,伤病交加,行动困难,只好埋伏在草莽中20余天。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急时刻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
每当我在自己追求的领域里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就会回想起我们的陈毅元帅当时在革命最艰苦的年代做的这首诗,之后我又信心百倍了,它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

文章配图

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世界中,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无疑是潇洒豪迈的典范之作。

这组诗创作于生死攸关之际。当时,陈毅元帅被困梅岭,处境艰险,但他的革命意志坚如磐石,诗句中尽显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潇洒豁达的胸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开篇一句设问,展现出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淡定。即便面临断头之险,心中所想仍是过往艰难的革命历程。甚至豪迈地表示,即便到了地府,也要召集旧部,旌旗挥舞,斩杀阎罗,这种对敌人的蔑视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令人动容。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十年烽火,尽显革命艰辛,但诗人甘愿将头颅悬于国门,以激励后死者继续奋进。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为革命胜利的决心,是何等的潇洒和英勇。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投身革命即为家,将个人命运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坚信血雨腥风终有尽头,为了正义和理想,今日即便牺牲也在所不惜,期待着人间开满自由之花。

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怯懦和退缩,有的只是坚定的信仰、英勇的斗志和潇洒的情怀。在生死边缘,他以诗明志,用豪迈的笔触书写了共产党人的铁血丹心和崇高理想。这组诗不仅是文学佳作,更是革命精神的不朽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自由和正义而不懈奋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