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江苏苏州太湖洞庭东山、西山(今吴中区),属中国十大名茶之绿茶。茶园与桃、李、杏等果树间作,根系相通,茶吸果香,形成独特“花香果味”天然风味。特级茶仅采春分至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经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四道非遗工艺精制,500g干茶需6~7万颗芽头。
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银绿隐翠,白毫密披如霜雪;叶底嫩绿匀亮成朵,芽叶舒展似兰绽。
香气:前调清鲜似雨后青草,中调兰花香高扬(果树共生特征),尾调隐现蜜桃甜韵,冷杯留草木幽香。
汤色:嫩绿清澈透亮如翡翠,茶毫游弋似星河,久置无浊。
滋味:入口鲜醇如山泉,微涩瞬化,舌底生津绵长,喉韵清凉带薄荷感,当地人谓之“剐劲”。
创制于隋唐,原名“吓煞人香”;清康熙帝南巡品鉴后赐名“碧螺春”。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86年外交部定为首批外事礼茶。2020年“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核心区百年群体种古茶树占比不足20%,特级茶仅采明前7~10天。2025年受倒春寒影响,东山镇顶级碧螺春减产15%,年产量不足3000斤,其中金庭镇(原西山)荒野原料占比<5%
冲泡指南
茶器:直筒玻璃杯(观赏“雪浪喷珠,春染杯底”奇观);
水温:80℃(沸水晾置3分钟,忌高温伤毫致涩);
步骤:取3g干茶→注水至1/3杯浸润30秒摇香→续水至七分满→首泡20秒出汤,后续每泡增10秒,耐泡度4~5泡。
# 碧螺春:一盏江南春色的生活美学
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源于江苏太湖洞庭山,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其名取自“碧绿如玉、卷曲如螺、春采制早”之意,蕴含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雅致。
**生活美学**
品碧螺春是一场感官的诗意之旅。其茶叶卷曲如螺,银绿隐翠,冲泡时如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茶汤清澈碧绿,清香袭人。轻抿一口,鲜爽甘醇,仿佛将江南春色尽收舌尖。于闲适午后,沏一壶碧螺春,伴书卷、听琴音,在茶香中感悟“慢生活”的禅意与美好。
**特征与妙语**
– 外形: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显露。
– 香气:花果香清新高雅,被誉为“吓煞人香”。
– 滋味:鲜爽生津,回甘持久,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之妙。
– 妙语:“碧螺春一壶,江南春十分”——以茶为媒,品尽天地灵秀。
**功效**
碧螺春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提神醒脑、消食解腻、抗氧化、降脂减肥之效。常饮可清热去火、增强免疫力,为日常养生佳品。
**适宜人群**
适合办公人群、养生爱好者及中老年人饮用。尤其利于长期用脑、需提神专注者,以及追求轻食健康生活的人群。脾胃虚寒者建议适量饮用。
一盏碧螺春,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东方生活美学的温柔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