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正式宣布撤出中国市场,而这也是最近几周第二家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大型美国高科技企业。曾经的雅虎不可一世,一度做到了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还是从曾经的叱咤风云一步步成为了别人的盘中餐。
雅虎创立于1994年,2000年,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市值到了1280亿美金。可16年后,仅仅以46亿的价格把核心业务卖给了威瑞森,自此,这个曾经的网络巨头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那么这个这个曾经独一无二的巨头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坛的呢?第一,它定位太模糊,总在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之间举棋不定,,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被谷歌弯道超车。第二,管理层的优柔寡断,雅虎曾经不止一个机会可以做的更大,但都被它完美的一一避开了,2002年,雅虎开价30亿收购谷歌,谷歌还价50亿,雅虎拒绝了,后来谷歌做到今天的将近2万亿的市值,2006年,雅虎出价10亿收购脸书,趁着脸书内乱,又压价到8.5亿,扎克伯格拒绝了,后来,脸书做到了今天的9千亿的市值,2008年,微软出价400亿希望收购雅虎,但经过数月的宫斗之后,最终还是拉不下脸来承认自己的失败。最终在2016年雅虎以46亿的价格卖给了威瑞森。甚至有人说,雅虎最聪明的决定就是投资阿里的10亿,占了阿里股权的四成。
可以说雅虎是第一个吃互联网这块蛋糕的,首创免费信息浏览,首创搜索引擎,甚至谷歌,百度都是它的追随者,可是,那样的辉煌终究被自己给一步步步葬送了。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有个叫“雅虎”的门户网站?
它的年营收曾经高达70亿美元,市值最高达到1250亿美元,长期稳居全球互联网龙头位置。
但为什么最终销声匿迹了呢?
雅虎之前做的业务是,将网上能搜集到的各大网站链接到索引项里,但是后来互联网时代到来时,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索引。
当时有个自动抓取信息技术的小公司,想把这项技术卖给雅虎。
雅虎如果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让搜索引擎更加完善,但雅虎却不以为然地拒绝了。
尔后,利用这项技术出现了一个新的互联网巨头——谷歌。
后来雅虎想提升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打算收购百度,但因为价格的缘故,雅虎放弃了百度。
再后来,雅虎在与FACEBOOK的谈判过程中,后者已经接受了雅虎的报价,雅虎却在交易前夕打压价格,最终又让雅虎与FACEBOOK失之交臂。
雅虎在战略方向上一错再错,最终导致高开低走的下场。
而被雅虎错过的企业,如今也都发展成为互联网的头部企业。
有句话说,永远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方向错了,越努力只会越吃力。
老板一旦跑错了方向,所有具象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
——张琦《认知破局》
当年的雅虎,到底有多牛?
这么说吧,当年的雅虎“帝国”,几近无敌,甚至可以说,等同于整个互联网。
它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它开创了互联网免费模式,即内容免费,广告收费。
2000年~2006年,它一直霸居全球互联网排名第一的宝座。2006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前20名中,它独霸3席,雅虎、雅虎日本和雅虎中国分别位列第1、第7和第14。
美国的Google、Facebook,中国的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无一不是它的追随者和模仿者。
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曾经更是全世界互联网创业者对偶像,被称为“网络1.0时代的奠基者”,激励了包括马云、马化腾、张朝阳等人在内一代又一代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
就是这样一个本可以收购Google、Facebook,曾经不可一世的企业,在短短几年间就走过了创立、成长、壮大、陨落的全过程。
长江后浪推前浪,只很多人看到了巨人的崛起,却很难猜到巨人的落幕,会如此不堪和无力。
马化腾说过:“巨人稍微没跟上形势,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
1、缺乏战略聚焦,身份定位迷失,难以形成正面突破,最终只能在生死边缘挣扎。
过去20年间,雅虎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始终没有能够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始终在科技公司与媒体公司之间不停摇摆。
2、缺乏战略远见,迷失在盲目的扩大规模之中,不断用致命错误来攻击自己!
雅虎最大的问题,在于成功来得太快、现金流太充足,迷失在盲目的扩大规模之中,却不能洞察战略大势,把握技术和市场潮流,敏锐、灵活、高瞻远瞩地去开拓。
比如,雅虎曾斥资百亿美元开启疯狂收购之路。Flickr、GeoCities、Tumblr……都是图片或社交领域的精英。真正适合雅虎的并购项目,却基本被雅虎错过。
3、官僚主义盛行,大公司病沉疴不治,组织资源大量浪费。
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创始人主导,唯独雅虎是职业经理人主导。
更加奇葩的是,雅虎22年换了7任CEO,最长的任期6年,短的仅4个月就被董事会赶下台。
就这样,雅虎完美错过了电商、视频、社交网络、游戏、微博等一个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