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步子需要迈的大一些

1、行政区重划,长春距离沈阳310公里,距离哈尔滨290公里,为避免同质化,将四平等地划辽宁,长春等地划哈尔滨。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牡丹江、东宁、绥芬河划归吉林,吉林省会迁至珲春。建议辽宁省会牵到鲅鱼圈,沈阳设直辖市。
2、打通吉林珲春至东海出海口,加强对日韩、东半球世界经济贸易往来。
3、与俄罗斯协商,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黑河、饶河、海参崴等地),建哈黑至布拉维格申斯克、鹤扶至哈巴罗夫斯克客货共线200公里时速铁路。建牡丹江至珲春、鸡西至珲春铁路。鹤岗双鸭山至饶河至比金铁路。与朝鲜协商临近珲春先行试点开放开发。
4、重工业布局
1)珲春港造船业。与哈工大合作生产战舰、游轮、大型水面舰艇。
2)沈飞与哈飞合并迁至黑龙江。主产战机、直升机。
3)制药重组。整合哈药、九芝堂等药业,迁址牡丹江。
5、农牧鱼业重组、推广
1)因现在农业种收已完全机械化,农民逐渐较少,避免资源浪费(梁种、肥、设备、科技等)实行协作设或农业集团化体系制度。
2)避免自然灾害,兴修水利,部分农田改水田。
3)发展经济作物,黄豆、葵花种植技术。
4)大力发展农林干果(榛子、松仔)种植。
5)推广特产养殖,木耳、蘑菇等。野味养殖。
6)大力发展渔业。
7)牛羊、鸡鸭鹅、猪养殖集团化。
8)加强林木业发展。
6、深加工
1)粮食深加工。
2)羽绒制品。
3)木业深加工。
7、教育整合
1)哈工大兼并其他理工类。
2)恢复哈军工。
3)整合师范类院校。
4)整合医院类院校和医院。
8、整合冰雪旅游项目,将哈尔滨冰雪旅游做到世界一流。开辟沈阳、哈尔滨、珲春旅游专线。
9、将汽车制造整合在长春。
10、恢复房屋分配制度,留住人才。
11、对冬期取暖费给与适当补贴。
12、鼓励生育,并调控,鼓励三胎,试点三胎免费教育。
(纯属个人意见,禁止抄袭,实际应用[大笑])

【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交流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近日,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交流会在福建厦门召开。
会议指出,改革试点实施一年多来,取得扎实工作成效,建立了教师工作新机制,探索了教师改革新路径,形成了教师工作新模式。会议强调,各试点地区在下一步改革工作中要坚持政治性、系统性、创新性、安全性,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上下功夫,推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在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上下功夫,促进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高;在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上下功夫,推进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优化;在教师权益保障上下功夫,实现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巩固提高。会议要求,各地要及时挖掘有效成果,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充分发挥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市、山东省、青海省、福建省厦门市、湖南省常德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市、重庆市云阳县等10个试点地区,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福建省、厦门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教育部网站

文章配图

【蒙盐集团“蒙”字号特色产品精彩亮相自治区优质农畜产品展销平台】3月18日,升级后的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展销中心焕新启幕。作为自治区农牧业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该中心汇聚十二盟市3000余种“蒙”字标优质产品,搭建起集展示交易、品牌推广、产销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蒙盐集团作为自治区属国有企业,携“母亲湖”大青盐、“黑河”畜牧舔块两大核心产品精彩亮相,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责任,助力“蒙”字标品牌矩阵建设。
此次参展是蒙盐集团贯彻自治区“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蒙盐集团立足“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战略,充分发挥盐业资源优势,通过展销中心这一自治区级平台,全方位展示食用盐、畜牧盐领域最新研发成果。借助产品实物展示、现场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有效提升“蒙”字号盐产品市场认知度,构建起消费者与优质产品的直通桥梁,为拓展全国市场奠定基础。
蒙盐集团将深度融入自治区“大草原优品”建设工程,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创新品牌传播方式,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与农牧业龙头企业合作,探索跨境电商等新型营销模式,推动“蒙”字号盐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为自治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来源: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他,19岁入党,20岁当市委书记,曾两度出任黑龙江省长;从1958年到1960年三年大跃进(包括大炼钢铁、大办工业);从1961年到1963年的国民经济三年大调整;从1964年到1965年对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经过他这8年的艰辛付出,终于让黑龙江的发展走上了正常发展的“快车道”。
他,就是陈雷,原名姜士元,曾用名陈雨田,笔名老泉山人,籍贯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3年在学校参加抗日活动,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至1938年3月任佳木斯市地下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书记、市委书记。1938年3月至1942年5月任东北抗联第六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宣传科科长、六军二师政治部负责人、游击队队长。
《陈雷颂》
一腔热爱铸忠贞,淬火重峦跃纵横。
杀寇征戈百域盛,抗联筑血千军惊。
挽危东北挥豪意,襄铸雪源献赤诚。
滚烫新风开际遇,君心照写大江声。
1938年“3·15事件”爆发,佳木斯地下党组织被日军破坏,他摆脱日伪的追捕,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抗联部队,并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争。1938年4月,他找到中共北满省委,汇报了佳木斯地下党的情况,被任命为抗联六军军部组织科长,随后又被派遣到二师负责政治工作并参加西征;到达海伦后担任一支队政委,参与开辟黑河、嫩江、德都、五大连池等抗日根据地。
1939年夏,他跟随东北抗联总司令赵尚志开展下江游击战争。1940年冬,奉命在苏联伯力地区创建北野营。1941年3月,返回东北进行游击战争。同年5月,他以三路军总指挥部宣传科科长身份负责三支队政治工作,在呼玛、塔河、甘河、阿荣旗等地区战斗,开辟大兴安岭根据地。
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于1942年2月26日撤回苏联的抗联部队A野营进行治疗和整训。他曾多次担任武装侦察队长、政委,率队侦察获取日军重要军事设施的情报,为抗联同苏军反攻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战斗中沉着冷静,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多次负重伤。他的手腕动脉被子弹打穿,血涌如注,他用树枝将棉花塞住血管,坚持战斗到突破敌人的包围,夺取最后胜利。
1945年,他受党的派遣从苏联回国和地下党员车承友一起进入绥化。担任绥化卫戍区副司令、中共绥化中心县委书记、绥化地委书记、龙南军区政委等职,开展建立人民武装、反奸、除霸、剿匪运动,同国民党和土匪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