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张岱)文言文全篇翻译
1、坐在装饰华丽的游船上,吹奏箫鼓,戴着高帽子,穿着漂亮整洁的衣服,灯火通明,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交错,名为看月而实际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2、西湖到了七月半,没有一样可看的东西,只能看看那些看七月半的人。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成五类来看他们。一类是,坐着楼船,带着乐师,主人戴着士人的高冠,盛筵摆设在面前,灯火通明,倡优歌妓在表演,奴仆婢女在奔忙,杂乱的声音,晃动的灯扰乱了湖面的宁静,名义上是欣赏月色,却根本不看月。
3、作者或出处:张岱 古文《西湖七月半》原文: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4、从“吾辈始舣舟”开始的译文如下: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仿佛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
对《西湖七月半》的看法(100字左右)
1、《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而生动的方式,勾勒出西湖七月半的众生相。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特征,更揭示了他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色彩,也让读者对西湖七月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通过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西湖七月半的独特魅力,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2、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3、《西湖七月半》内容如下:张岱写的这篇小品文,将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真实地抒发出了自己在七月半这天游览西湖的所思所想,又以白描手法刻画出那日的西湖之景,情景相交,意境深远。开头,张岱直言西湖在七月半这天没什么值得看的,值得看的是人。
4、农历七月半,正当月圆之际,此时游湖,本应赏月观景,文章一开头却说“一无可看”,先将题目正面一笔扫倒,接着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从反面揭题,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写自己的观感。开头这闲闲两句,简练警切,不落俗套,且直接导出下文。此文写人物场景,极纷繁复杂,而又极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