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在韩语中的翻译一直备受瞩目,尤其是河北省地级市的名称,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比如,石家庄在韩语中被翻译为“석가장”,张家口为“장가구”,承德为“승덕”,秦皇岛为“진황도”,唐山为“당산”,廊坊为“랑방”,保定为“보정”,沧州为“창주”,衡水为“흥수”,邢台为“형대”,邯郸为“한단”。这些地名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蕴含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河北省地级市的韩语翻译,反映了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种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文化上的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翻译,这种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和传播。
这种地名翻译也是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不同地名的翻译,往往蕴含着当地的地理、历史、风俗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通过翻译,这些地名得以在外国人士中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地理和文化。
地名翻译也是中韩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的翻译成为了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中国地名的翻译,不仅可以加深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可以推动两国在文化、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更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愿中韩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重启“摇滚之城”,石家庄是认真的
从媒体得知,石家庄将于今年7月-10月举办“Rock Home Town”——中国“摇滚之城”音乐演出季,并全面打造中国“摇滚之城”。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也被称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的城市”,在众多省会城市当中一直是个“小透明”般的存在,无人提及,无人问津。这一次,石家庄不仅要全面打造中国“摇滚之城”,还要以摇滚巴士、地铁为载体,安排摇滚乐手随机乘坐交通工具,进行快闪式即兴演出。
多年以来,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一哥”,其处境一直以来都十分尴尬:比环境,不如靠海的秦皇岛;比历史,不如千年古都的邯郸;比人物,不如名人辈出的沧州,比经济,经济总量不如唐山市。但这个昔日的“Rock”城,如今是真要成为一座“Hometown”了。说来也挺有趣,“Rock Home Town”逐词翻译过来,竟与“石家庄”三个字天衣无缝,好似天意。
其实,石家庄的“摇滚之城”这个梗,在民间早已流传了二十多年。而当下石家庄官方再次拿出主动拥抱的姿态去回归“摇滚之城”,究竟是何打算?参考国内众多靠文旅产业火起来的“网红城市”,很显然,石家庄重启“摇滚之城”,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毕竟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的经济总量实在是拿不出手。经济总量不高,人均水平则更低。
之所以要重启摇滚之城,也确实是因为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张北草原音乐节、烟台迷笛音乐节、蚌埠龙湖音乐节,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和“音乐节”深度绑定,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凡事都有利弊,对于石家庄来说,重启“摇滚之城”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作为一名河北人,我很期待石家庄能做好这事,希望石家庄坐稳“摇滚之城”,希望这座有温度的城市能够更具自己的特色!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龙泉东社区全小燕
手机:15131445594 邮编:050200
“局座”张召忠曾说过,“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和美军相差不大,还有三到五年我们就能超过美国。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美国就算现在停下来不发展,让我们追,二十年内我们也不会超过美国”。
很多网友在听到局座这样说的时候,都认为局座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有不少网友则表示,这时局座又在使用他的“战忽”绝技了。
张召忠是谁,为什么会被人称为局座,怎么就敢在公开场合说出中国与美国就军事体量相较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话呢,这都要从他的履历说起。
1952年,张召忠出生于河北沧州,在他18岁那年,他选择了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那以后,他的工作就一直围绕我国的军事力量而展开。
张召忠是一个特别执着于工作的人,他一直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把事情给完成得更好,就比如,他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学习阿拉伯语还做了一个舌根手术。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张召忠最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后来还被借调到去伊拉克当翻译。
也是在伊拉克,张召忠经历了两伊战争,那是张召忠人生中第一次亲身经历战争的残酷,那场战争给张召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是那场战争让张召忠深切体会到了两国之间军事力量的差异,会给较差的那个国家带来多大的伤害。
张召忠回到国内以后,开始了对海洋法和海战法的研究,1998年被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担任教授,工作方向转为军事科技与装备。
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开始熟识张召忠则是因为他在电视平台上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军事节目的录制,是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栏目的主要嘉宾之一。
张召忠在参与节目录制或者直播时就因为发言直来直去,简单易懂深受人们的喜欢,张召忠曾经还在电视节目上直说在雾霾天气使用激光武器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个言论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还有人说张召忠公开表示雾霾防激光,对此,张召忠还再三解释,不是彻底防止而是会让激光武器无法发挥完整的作用。
有一个例子,在越战中,美方想用飞机飞到越方主要桥梁上空投掷激光制导炸弹,为了防御,越方就采用了燃烧稻草和释放烟幕弹的方法,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说回张召忠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做客访谈节目时说的那段话,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我们军事力量储备早就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就比如,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的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光是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就高达8万多吨。
[胡瓜]1952年,一名开国少将被人举报贪污3000亿,伟人得知后下令立即逮捕,但就在这时,陈毅元帅却以性命担保:此人若是贪污,自己愿与他同死!
这位被人举报的开国少将是时任华东防空军副司令员王智涛。
王智涛在接待一个苏联考察团的时候,国家拔了一笔款项下来用于接待,因为这件事,被一些人纠住,说他贪污了3000亿。
当时的3000亿,是一笔不敢想象的巨款。
[微风]从1951年年底,全国开始开展“三反”活动,首当其冲就是打“老虎”。
所谓打“老虎”就是抓贪污犯,大贪污犯俗称“大老虎”,小贪污犯俗称“小老虎”。毛主席一口气打掉七只“大老虎”,肃清党风党纪。
[浮云]当陈毅听说王智涛贪污3000亿时,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他马上致电毛主席,用自己的性命向毛主席保证,王智涛不可能贪污,请主席给点时间,让他先查明事情真相。
陈毅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毛主席同意了他的提议。陈毅马上打电话给身在南京的王智涛,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来上海见他。
王智涛满头大汗地赶到陈毅的办公室,原本还想说几句玩笑话缓和一下气氛,但是看陈毅一脸的严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问你”陈毅终于开口了,他紧盯着王智涛的双眼问道:“你是不是‘大老虎’?”
[中国赞]王智涛心里一惊,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马上向前一步,举起右手坚定地说:“不是,我决不是!”
陈毅继续问:“苏联专家考察团是你接待的,有人向上面检举揭发说你贪污了3000亿!”
王智涛听了,一股气血直往脑门冲,他心里默念“冷静冷静冷静”,然后深吸一口气,尽量控制着语气与音量,一字一句的对陈毅说:
“当初苏军派了一个顾问团来帮我军做基础建设,我是副组长,伍修权是接待组组长。
军委拔款49个亿,我们知道这些钱来得不容易,我和伍组长省了又省,最后只用了14个亿,剩余的35个亿财务结算都交给了军委。”
王智涛说着说着,声音不惊颤抖起来,忍着满满的委屈,继续说:“每一笔都有帐目,禁得起查!”
陈毅点点头,说:“只要你是干净的,把材料组织好,向上面解释清楚。我是相信你的,不然不会用性命给你做担保。”
王智涛听了这番话,忍了许久的眼泪还是落了下来,士为知己者死,有知己,此生足矣。
[作揖]1925年,19岁的王智涛到了苏联,先后在基辅红军学校和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
在苏联学习生活中,他先后加入了苏联共青团与苏联共产党,并且认识了陈赓、刘伯承、叶剑英等有志之士。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个开国大臣被人举报贪污巨款,遭到拘捕,然而陈毅元帅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位大臣担保,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遭人举报的开国大臣正是赫赫有名的华东空军副司令王智涛。
在1925年,当时初出茅庐的王智涛奉命前往苏联,被指派去苏联的基辅学校进行深造,可以说被寄予厚望。
在苏联待的那段时间里,王智涛受益良多,学到了很多以往没有接触到的内容,并且和苏联共产党有过一些交流。
也正是在学习深造期间,王智涛结识了刘伯承 叶剑英等英雄豪杰,由于当时留苏的国人本就屈指可数,几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生活中经常相互照料。
时间来到1933年,当时小有名气的王智涛受到邀请,来到中央苏区任职,也就是这次人事调动,使得王智涛认识了陈毅。
作为留学教员,王智涛却全然没有那股子高高在上的样子,并且和群众打成一片,这让陈毅感觉耳目一新,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之后陈毅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分享给了王智涛,引得对方捧腹大笑。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去苏区镀金的王智涛,居然是一个农民出身。来自河北沧州的他从小就习惯了苦日子,由于家里人手不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干农活,所以对一线生活非常了解。
儿时的王智涛就立下了远大的理想,那就是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让国家从泥潭中解脱出来。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就可以积攒无穷的力量。
王智涛在军事教学领域和外语翻译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还编纂了我国第一部防空作战书籍,获得了很多人的赞扬,也填满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缺。
之后王智涛还活跃在教学领域,培养了相当一部分军事人才,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理论基础深厚的王智涛,拿起武器之后也是毫不含糊,当时在延安进行考察的时候,美国人打算给中国部队一个下马威,几枪全部命中靶心。
随行的王智涛毫不退让,教员出身的他同样精准地命中了目标,让美国人为之一惊。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王智涛选择留在了南京,虽然和陈毅分隔两地,但是二人的深厚友谊一直维持,完全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到了1951年,当时举国上下开展了政治活动,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打“大老虎”。换句话说就是抓捕贪官污吏,肃清全国不良风气,对地方财政的恢复也是一针强针剂。
不久之后,就有人举报称王智涛贪污了三千亿元,很快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于是派人进行抓捕。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陈毅耳中,他对此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王智涛一定是无辜的,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