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其实从质量上看还是不错的,技术底子也相对厚实,我有两部车子都是长城汽车的,之前一部是C50轿车,开了5年,置换成魏派VV6,车况一直很好,7年了,没啥问题和故障发生。总体我对长城汽车还是有好感的。只有一点想不明白,就是最近几年的车品牌建设很混乱,各种猫啊狗炮啊咖啡啊,感觉乱糟糟,总是不能持久的运营,每一个品牌好不容易打造出来,没几年功夫就开始不温不火的,像什么闪电猫大狗VV567,一直在折腾品牌的名称,消费者好不容易记住了,没三年就淡出了,然后又有个不怎么朗朗上口的怪异的名字出现,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作为老客户,我倒是有个建议,以现有的品牌为底子,好好打造运营一番,保持坦克的T系列,命名方式就按T300,T500,T700,T900,注意是单数;恢复魏派VV系列,沿用VV5,6,7……;哈弗就用之前的H系列,从1到9挺好的,产品线再清晰一些,比如H1主打双开门迷你越野,H2萌动系列,H3轻度越野,H4小钢炮等等;皮卡可以G为首字母,编排G200,G400,G600,G800等,与坦克的300,500等刚好岔开;预留轿车的发展战略规划,可以沿用C系列来主打,比如C10,C20,C30,C40,C50;MPV业务应该着重打造,建议用W60,W70,W80,W90编排和轿车的数字岔开。
如此一来,长城汽车形成了T系列,H系列,VV系列,G系列,C系列,W系列。至于是否新能源,可以在这些命名后面补充字母以示区别即可。 @魏牌新能源

五菱星光家族销量突破12万辆的背后逻辑与市场启示
五菱星光家族凭借两款差异化产品(星光家轿与星光S SUV)实现销量爆发,12万辆的成绩单背后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与细分需求的双重趋势。以下从产品定位、技术突破、用户运营三个维度拆解其成功密码:
一、精准切入“泛家用刚需”市场
车型t核心场景t用户画像t竞品对标
五菱星光(家轿)t通勤代步+跨城返乡t25-35岁新一线城市青年(首购比例68%)t比亚迪秦PLUS DM-i
五菱星光S(SUV)t家庭出行+轻度户外t多孩家庭/小镇创业者(二购占比53%)t哈弗H6新能源
场景化设计亮点:
星光家轿:通过「苍穹顶+环抱座舱」提升空间感(轴距2800mm),配合「魔方座椅」实现后排纯平放倒,满足返乡带货需求。
星光S SUV:首创「后备厢下沉式储能格」(容积拓展至1630L),适配露营装备/小型货物运输。
二、技术普惠下的“反向升级”策略
1. 能耗控制破局
灵犀混动系统:星光家族WLTC工况油耗3.98L/100km,较传统燃油车节油40%,但成本比同类插混系统降低15%(关键:双电机串并联拓扑优化)。
智能热管理:采用-30℃超低温PTC加热技术,冬季续航达成率较竞品提升12%。
2. 智能化取舍之道
配置t星光家轿t星光S SUVt行业平均水平
车机芯片t高通6125(8nm制程)t同左t8155(7nm)
语音交互响应速度t0.8秒t0.8秒t1.2秒
智驾系统tL2级(含AEB+车道居中)t同左t同级别普遍选装
策略解析:
不做硬件军备竞赛:通过自研Ling OS系统优化交互效率(开机速度2.3秒,超行业30%)。
聚焦高频场景:开发「一键返乡」模式(自动规划充电/休息节点),覆盖用户85%的长途场景需求。
三、年轻化运营的“三次元穿透”
1. 渠道革新
快闪店进商圈:在万达广场等开设「星光驿站」,提供48小时深度试驾(转化率23%,超4S店3倍)。
村镇服务网络:依托五菱2800家县级网点,推出「星光养护包」(含全年基础保养+电池检测)。
2. 内容共创
用户证言视频化:征集车主拍摄「星光十二时辰」短视频(抖音播放量破7亿),重点呈现返乡带货、跨城通勤等真实场景。
改装文化培育:联合本土设计师推出「星光盲盒贴膜」,提供12种地域文化主题涂装(如醒狮/敦煌纹样)。
3. 价值共鸣

长城汽车主营业务及主要客户总结
一、主营业务
长城汽车以汽车及零部件为核心,涵盖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链条,并聚焦智能新能源与全球化战略,具体布局如下: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并行发展
传统燃油车:以哈弗(SUV)、长城皮卡(连续26年国内销量第一)和坦克(硬派越野)为核心,覆盖家用、商用及越野场景。哈弗H6全球累计销量超900万辆,长城皮卡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9万辆。
新能源车:包括混动、纯电、氢能技术路线。2024年新能源车型销量32.18万辆(占总量26%),同比增长22.82%;欧拉品牌专注女性市场,坦克品牌以“越野新能源”技术拓展市场。
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布局:构建“光伏+储能+车用动力”体系,覆盖太阳能、电池、氢能等领域,并研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
全球化智能科技转型
全球研发与生产: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在俄罗斯、泰国、巴西等地建立全工艺生产基地,KD工厂覆盖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
海外市场拓展:2024年海外销售45.3万辆(同比+43.39%),占总量36.7%,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布局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市场。
高端化与生态化延伸
高端品牌布局:魏牌新能源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2024年推出蓝山智驾版等车型;2025年成立“超豪车BG”,探索高品质小众市场。
森林生态体系:整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产品+软件+服务”商业模式,推动用户共创与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条。
 
二、主要客户群体
长城汽车客户覆盖国内外多元化市场,具体分类如下:
国内客户
大众市场:哈弗品牌主攻家庭用户及三四线城市以高性价比SUV(如哈弗H6)满足实用需求。
高端与个性化市场:
魏牌瞄准80后、90后年轻群体,注重科技感与智能化(如摩卡DHT-PHEV)。
欧拉聚焦女性用户,推出芭蕾猫等个性化车型。
坦克品牌吸引越野爱好者,2024年坦克700 Hi4-T上市后销量同比增长97.66%。
商用与工业客户:长城皮卡服务于物流、工程等领域,企业用户占比显著;同时与中交集团、中建等基建企业合作。
国际客户
重点市场: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欧洲(德国、西班牙)、中东(沙特)、南美(巴西)等地区,通过本地化工厂和渠道网络覆盖。
新兴市场:巴基斯坦、厄瓜多尔等地,以KD工厂模式降低成本,拓展价格敏感型用户。
 
三、战略协同与未来方向

文章配图

文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营销鬼才,先后供职东风日产、东风英菲尼迪等车企的他,最让人熟知的还是在长城汽车工作的那段经历。
2018年6月,文飞加入长城汽车,先后担任哈弗品牌营销副总经理、哈弗品牌总经理。哈弗大狗、初恋等车型,就是在文飞主导哈弗品牌时推出的,可以说,文飞推动了哈弗品牌的年轻化。此后,文飞又出任沙龙与欧拉双品牌CEO。
2023年,有媒体曝光,文飞加盟小米汽车,因为有长城汽车竞业协议的限制,文飞在小米汽车任职期间曝光度极低,小米汽车的这段经历中,似乎并没有让完全文飞施展拳脚。
而在近日,有消息称,文飞空降奇瑞汽车,担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F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奇瑞捷豹路虎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奇瑞捷豹路虎是奇瑞与捷豹路虎各出资50%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负责路虎极光、发现运动版、捷豹XEL等国产车型的生产制造和运营,核心生产基地是常熟工厂。
近年来,奇瑞捷豹路虎的发展并不顺利,在国内车市不断内卷,合资品牌日渐衰微的大背景下,奇瑞捷豹路虎的声量微乎其微,甚至很难找到销量数据。能够找到的数据是,2024年,捷豹路虎在中国的总销量也下滑至9.1万辆,成为近10年销量最低的一年。
文飞在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的位子上,压力着实不小。
但是,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汽车企业,奇瑞绝对不会坐视奇瑞捷豹路虎的颓势不管,捷豹路虎也不希望丧失中国市场,他们必须寻找新机遇。
而文飞任职的FR品牌事业部就是双方共同“研制”杀招。
2024年6月,捷豹路虎(非奇瑞捷豹路虎)与奇瑞签署了全新的战略合作意向书,授权奇瑞捷豹路虎复活“Freelander神行者”,并将采用奇瑞的E0X纯电平台开发新车。
虽然“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独立于奇瑞和捷豹路虎品牌,但是,奇瑞技术平台加上英国高端品牌,还是让人浮想联翩。并且有消息称,“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的目标不仅有中国市场,还将面向海外市场赚取外汇!
也就是说,“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不仅承担着国内市场攻城拔寨的任务,而且也肩负着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奇瑞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重担。【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万万没想到,巴西总统前脚刚走,后脚就签了笔大买卖!5月1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北京会见了巴西总统卢拉,当场敲定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7月正式投产,一口气上马三款车型,年产能直冲5万辆。这厂子一开,巴西直接多出800个就业岗位,年底前就能上岗。
其实长城汽车跟巴西的缘分早就结下了。早在2022年,他们就宣布在巴西投资18.5亿美元建工厂,专门生产混动和电动车。
此次投产的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其前身为日产的旧厂。历经智能化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南美地区首个专注于新能源车型的生产基地。
这次推出的三款车也很有讲究:哈弗H6是全球畅销的SUV,长城炮皮卡在国内可是皮卡界的“网红”,哈弗H9则是硬派越野的代表。
这三款车既能满足巴西家庭日常通勤,又能应对亚马逊雨林的复杂路况,简直是为南美市场量身定制。
 
说到产能,5万辆的数字在巴西市场是个什么概念?2025年4月巴西汽车总产量才18.5万辆,长城一家厂子的产能就占了近三成。
更厉害的是,这个厂子后续还能把产能翻倍到10万辆,辐射整个拉美地区。这意味着未来从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公路上,可能到处跑着挂着长城标的汽车。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卢拉总统亲自体验长城炮的场景。视频里他握着方向盘左摇右晃,笑得像个孩子,把魏建军都逗乐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作秀,而是巴西政府释放的强烈信号——他们太需要像长城这样的外来投资了。
巴西汽车行业就业人数从2022年的10.17万降到2023年的10.21万,增长几乎停滞,而长城这800个岗位,相当于给当地就业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里面还有个更深层的逻辑:巴西正在推动“再工业化”战略,而中国车企的到来正好补上了技术短板。
长城汽车不仅要建工厂,还要把巴西打造成研发中心,将Hi4混动、纯电、氢能等技术带进来。这种“技术输出”比单纯卖车更有意义,就像当年日本车企在南美搞“雁行模式”,通过本地化生产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
 
长城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巴西对进口电动车的关税2026年要涨到35%,而本地化生产能让成本降低40%以上。这就好比把店开在顾客家门口,既能避开高额关税,又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更妙的是,长城还计划在巴西推出5G汽车,把智能网联和L2级辅助驾驶这些中国车企的看家本领亮出来,这招“降维打击”说不定能彻底改变巴西汽车市场的格局。
 
现在的南美市场,简直成了中国车企的“新战场”。

长城魏总说汽车界有恒大出现,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哪家,南乔峰虽然负债率高,但是这是汽车模式决定的,国内大多数车企都是高负债运营。

汽车和地产有很大区别,汽车都是市场化运行,降价是可以有销量的,大家可以看看去年到今年大幅降价带来的都是销量的暴增,不像地产降价需要备案还需要无形的手同意。

汽车行业目前依然很健康,如何跟上时代是当下车企应该想的事,想想10年以前长城的哈佛一年的销量可是百万级的,这些年长城在行业特别是同行并没有那么好,理想one出来的时候看不上,觉得增程技术落后,那时候长城要是在战术上面重视理想,立马推出和理想一样的产品,以国产suv鼻祖的口碑那应该就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的理想。

大家2023年再出来的蓝山这时候想去追理想,可是市场环境已经不一样了。任何适合新的竞争对手出来的时候都需要重视。

长城,格力都是如此,格力董大姐一直看不上小米,各种场合都在喷,但是不妨碍小米家电一路狂奔,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家电第四大企业。美的的方总说的好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退下来,把更多机会给年轻人。

这让我在思考企业的年轻化思路是多么重要,跟随社会发展趋势。顺应时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