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面试。
校招各岗位的面试思路:
1. 运营
运营的各个细分环节众多,很难一概而论,不过运营面试的黄金法则必定是理清实习目标,通过目标来倒推关键动作。
以电商运营为例,目标是GMV,你应该梳理出做哪几件事能够推动GMV的达成。
对于用户运营目标是用户的拉新、留存、促活和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盗模型,但是这里的具体指标,例如DAU(每日活跃用户),就需要梳理清楚达成的手段。
再如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的是账号的数据,说白了就是把账号做起来的方法论。
但不能空谈,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习所做的事来体现。
上述所有内容都要准备好一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会如何优化?
2. 市场
市场类岗位面试的灵活度非常高,所以除了平时准备常规面试问题之外,也要多关注行业或者品牌的动向,所谓互联网的网感,或者说mkt sense,就是这样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关于面试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1. 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2. 产品,对过往经历或者你面试岗位当中产品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如果要面试产品营销岗位的话。
3. 思路:要对用达人销售的全链路有所了解,视角一定要站得足够高。
4. 结果:这个不用多说,曝光和转化都必须要关注。
3. 销售
销售体现的是你与人打交道、有生意头脑和经营意识的能力,否则面试官会直接把你淘汰掉。
那么常见的问题是情景类的。
这里举两个例子,如果临近月末还没有达成业绩,你会怎么办?如果一个老客户在合同到期之后不选择续约,你会怎么办?
情景类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先定位问题,比如上述所说的,我们就要去问不续约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拆解,然后分门别类地给出解决方案。
4. 泛体制(央国企和银行)
这里我就不详细展开了,它的岗位太多,我在这里整体讲一下,在难度方面,实际上泛体制的面试难度小于互联网、外企、科技等公司,但侧重点不同。
你在经历梳理上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因为不会出现很刁钻的问题,能把事情说清楚就行。
这里要关注一些宏观的信息,比如近期的新闻、大世界行业动态,思考这些是个人思考能力的表现。要突出你的稳定性,从家庭等方面来讲这些不可抗因素。

电商运营面试:新品如何打爆,你可以这样回答
一、爆款商品的必要条件
商品成为爆款需满足高需求(市场容量大)、强差异化(解决用户痛点)、价格带精准(符合目标人群消费力)、利润空间≥30%(支撑推广和活动)等条件。面试时可从系统性思维、平台规则理解、资源整合能力和数据驱动策略方面阐述
二、关键打法(4 个阶段 + 6 大核心动作)
1. 上市前蓄水期(1 – 7 天)
• 产品差异化定位:利用生意参谋等工具,对 TOP3 竞品进行穿透分析,涵盖价格带、SKU 布局、差评痛点等,如材质、物流差评率达 30% 需针对性优化。通过【场景痛点】+【技术参数】+【情感价值】提炼 “3 秒卖点公式”,如夏季冰丝睡衣:40°C 高温→凉感系数 裸睡级丝滑
• 主图测试:运用鹿班工具进行主图 AB Test,对比 “功能型”(放大产品细节)和 “场景型”(展示使用场景),目标是点击率提升至行业均值 1.5 倍以上。短视频制作采用 3 秒黄金开头法(前 3 秒突出价格或痛点)
2. 冷启动期
• 此阶段无具体动作描述,可补充如优化搜索关键词、获取基础销量评价等动作
3. 爆发期
• 例如加大广告投放、开展促销活动等,但文档未提及,可后续补充
4. 维稳期(30 天 +)
• 差评拦截系统:设置 “售后卡”(五星返现 5 元),借助 AI 客服实时监控 1 – 3 星评价,2 小时内电话解决
• 关联销售:在爆品详情页植入 “搭配购”,如瑜伽裤 + 运动内衣组合价立减 50 元,将连带率提升至 25%。
• 搜索霸屏:关键词螺旋补量,按 “3 – 5 – 8 – 12” 单量递增,重点维护 “大词 + 属性词” 转化率(如 “连衣裙夏” 转化率≥8%)。提前布局 20 组问答,重点回应材质问题,将优质回答点赞置顶
三、资源保障与风控
1. 供应链保障:采用 “20 – 50 – 30” 备货法则,首单 20% 测款,50% 跟爆,30% 预留返单
2. 风险预警:实时监控 “转化率下滑报警线”,如搜索转化率连续 3 天降幅>15% 立即复盘
3. 利润兜底:设置 “动态调价机器人”,当竞品降价>10% 时自动触发优惠券发放
四、数据验证指标
1. 蓄水期:主图点击率≥行业均值 1.8 倍
2. 冷启动期:搜索流量占比>40%
3. 爆发期:直通车ROI≥3
4. 维稳期:复购率#干货分享

大学生毕业最头疼的是什么?
1. 求职卡壳:简历石沉大海,面试总被虐
• 头疼原因:没经验没亮点,小公司嫌庙小,大厂嫌你嫩。
• 怎么破:
✅先上车再换座:进不去大厂就进能学真本事的中小厂(比如选初创公司做用户增长,比去大厂端茶倒水强)。
✅用作品说话:想转行?自己先做个案例(比如想当运营,就运营个小红书账号涨粉1万,面试直接甩链接)。
2. 生存慌乱:工资不够花,租房被坑惨
• 头疼原因:从伸手党变“社会人”,连水电费怎么交都懵。
• 怎么破:
✅砍掉“假精致”:房租别超工资1/3,外卖改自己做饭,奶茶换成白开水,1年能省2万。
✅主动偷师:找老油条同事/学长姐问职场潜规则(比如社保怎么交、租房怎么避坑),比自己撞南墙快。
3. 薪资焦虑:赚得少存不下,想搞钱又怕丢工作
• 头疼原因:想存钱考公,又怕错过风口;想跳槽涨薪,又怕新公司更坑。
• 怎么破:
✅副业先试水:用主业技能接私活(程序员接小程序、设计师接海报),但别耽误转正考核。
✅存钱靠狠心:工资到账先强制存20%,剩下的再花,花呗信用卡全关,拒绝超前消费。
4. 方向迷茫:干一行烦一行,换赛道怕从头开始
• 头疼原因:销售压力大,运营工资低,转行又怕没经验。
• 怎么破:
✅低成本试错:周末考个行业证(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或做1个月兼职测试是否合适,比裸辞靠谱。
✅技能混搭:主业做财务+副业学Python爬虫做财务分析,3年后比纯财务值钱3倍。
5. 父母催命:催考公催相亲,自己想拼不敢拼
• 头疼原因:父母要稳定,你要自由,最后两败俱伤。
• 怎么破:
✅用现实说话:给父母看数据(公务员月薪6千 vs 程序员月薪1万5),或承诺“先拼3年,不行再考”。
✅留条后路:边工作边考在职研究生/行业证书,拼输了也能体面退场。
别等别人给你指路,自己边走边开图。
• 穷人家的孩子试错成本低,但试对一次就能逆袭。
• 记住:学历是起点,能力是上限,脸皮厚+肯折腾才是王道。

文章配图

30天,如何零经验拿到10k offer! 如果你打算金三银四转行或者换赛道,一定要抓住当下的机会,做好这3个准备。

为什么公司不愿意接受0经验的人?我得手把手的培养,一点点的教,教完了还有可能你把公司当成跳板,学完就跑。当然优势就是成本是真的低,所以了解这个就可以对症下药了。0经验转行至少需要做以下三个准备。

首先是筛选行业,一定要避坑已经在走下坡路的行业。具体推荐哪些行业?可以去看我之前的视频。建议大家从这几个维度去了解一个行业整体的规模、发展的阶段。

头部公司有哪几家?它们的产品分别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这些信息大部分都可以从一些网站查到,尤其是行业的专业术语也需要去专门准备。

其次是岗位选择。大家真的不要再贪图稳定去做像行政、客服、文员这些职能岗,现在哪里有所谓稳定的工作?其实看起来越稳定的工作实则越不稳定。什么是真正安全的职业?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能给公司创造收入,带来利润,那我一定就是安全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推荐大家做运营这个岗位的原因。因为运营这个工作本质上就是要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用户,要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而且对于转行也很友好,基本上入行就能达到7-8k的薪资,未来你还会有大把的自主创业的机会。

当然运营里边也包含了很多不同的细分方向,像用户运营、私运营、新媒体短视频运营等等。如果你对运营感兴趣,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给你准备了7种高薪运营岗位详解和转行的能力匹配表。

最后就是面试准备。转行主打的就是缺什么能力补什么能力。比如说我想做短视频新媒体运营,那你可以尝试自己去做个账号,当然更好的是直接跟着老师去做项目。或者你说我想做私域运营,那你可以兼职去运营个社群,有一线的手感,这样面试的时候才能够讲清楚,才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是来学习的。

如何让自已在众多面试中脱颖而出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面试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精准准备——让面试官从你身上看到非你莫属的独特价值。

第一步:做懂行的候选人。提前拆解岗位JD,用岗位需求表逐条对应自身经历,标注匹配度高的核心能力。比如应聘运营岗,不仅要研究公司现有产品,更要梳理竞品动态,面试时主动提出建议。

第二步:用故事量化能力。拒绝空洞描述,用STAR法则包装经历时,务必加入数据锚点:曾主导校园推广活动,通过重构用户路径,30天内将报名转化率从8%提升至22%,为团队节省30%推广预算。数据化成果让能力可见,更要在结尾补充复盘思考: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用户分层运营的重要性,未来会优先搭建用户画像体系,展现反思深度。

第三步:抓住3分钟黄金留白。当面试官问你有什么想问的时候,避免公司晋升机制等通用问题,转而聚焦岗位痛点:这个岗位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或团队接下来3个月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甚至可以说:如果我入职,能否在第一个月重点跟进XX方向?用主动提问展现求职诚意与落地思考。

面试本质是价值匹配的双向筛选,与其琢磨如何表现,不如专注如何精准传递不可替代的你。提前模拟高频问题、打磨3个独家案例、准备1-2个行业洞察,用细节堆砌专业度,让面试官记住那个有备而来的身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