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1、“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注释:1.君子慎独的意思是:上天支配万物运行的原理叫作规律,遵页内查找确的原则,修习正确的原则便是教有。

文章配图

2、王阳明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在于内心的体悟和实践。因此,他提倡通过静坐、反思等方式来修炼内心,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慎独”和“不欺暗室”成为了重要的修炼内容。

3、出自第二十四章中。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第二十四章中,原句:“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仰天地浩然正气、行光明磊落之事”,意思是君子慎重对待自己在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4、“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的典故如下:“君子慎独”:这一典故出自《礼记·中庸》。原文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真正的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