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广东,才知道一味药材——鱼鳔。
鱼鳔在北方都是被当做边角料丢弃,但是到了广东,这里的人把鱼鳔当成香饽饽。晒干的鱼鳔颜色金黄,有些鱼鳔的价格也是直追黄金,许多广东人家中常备鱼鳔,煲汤放上几个,作为日常保健之用。
起初,刚来广东,这里的同事说家里煲了鱼胶汤,想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北方人尝一尝。我当时有一个疑问,什么是鱼胶。抱着好奇的心理,我接受了同事的邀请。到了他的家中,品尝到这一款汤,味道鲜美,我不仅更加好奇,鱼胶到底是什么东西。
同事给我解惑了,鱼胶就是鱼鳔。我更加惊奇了,鱼鳔在我们杀鱼的时候,同其它内脏都丢弃了,没想到这东西还能有作出如此美味的汤品,真是让我感叹大千世界,广东人把能吃的东西,都给利用上了。鱼鳔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广东人趋之若鹜?
鱼鳔就是一层膜,内含大量空气,可以调节鱼在不同水层的自由翱翔。就是这层膜,焙干了之后,研沫可以内服,可以外用,可以止血,可以消疮,可以使刺从肉中长出。这其实可以理解为膜就是一层皮肤,皮肤的问题,可以用膜来治疗。
更重要的是,广东人都知道鱼胶可以养气血,可以益肾脏。很多孕妇产后,家人常煲鱼胶汤,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而且鱼鳔不仅可以补血,又有些许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针对产后气血不足的人十分有益。
在农村随处可见的中药材。
只有学了中医才知道,那些被我们随手扔掉的生活垃圾,可能就是价格昂贵的中药材。以下是五种常见的:
·橘络。每次吃橘子,我们都会把橘络撕掉扔掉。但实际上,橘络是一种价值不菲的中药材,市场价高达100多元一斤。
·鱼漂。鱼漂也叫鱼胶,是吃鱼时被清理掉的东西。其实,它是和燕窝齐名的八大珍品之一。
·分心木。分心木是核桃仁中间的木质隔膜,它的价值比核桃高出很多。
·丝瓜络。丝瓜络就是丝瓜中的丝圈,农村常常用来刷锅洗碗。其实,它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药材。
·浮小麦。每次淘麦时,我们都会把浮起来的麦粒扔掉。但实际上,浮小麦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很多药方中都有它的身影。
·柿蒂。柿蒂是柿子的果蒂,也是一种中药材。
·陈皮。陈皮就是橘子皮,青皮和陈皮各有不同的疗效。
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什么东西都可以入药。但是,当你真正了解后就会发现,这些看似不靠谱的药材,是我们的祖先数以千年的筛选,数以万次的实验,证实它们有效,才会出现在今天的药方上。这是一份多么宝贵的财富。
吉利丁呢,也叫明胶或者鱼胶,这名字是从英文Gelatine音译过来的,它是胶原温和断裂之后产生的东西,就像是从胶原这个大队伍里“开小差”跑出来的小成员,属于天然多肽聚合物。下面就来给你好好唠唠它的特点和用途:
特点
外观形态:有片状和粉状这两种模样。片状的吉利丁就像淡黄色的小透明薄片,每片的质量那可是相当精准的(常见的是2.5克或者5克);粉状的呢,就是淡黄色的粉末,就像细细的沙子一样。
基本属性:在还没使用的时候,它会有一股腥味,常温(25度以上)就能溶化,口感软软的,还有点黏黏的,就像有点黏手的小软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概在50000 – 100000之间,相对密度是1.3 – 1.4g/cm³,不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氯仿,但是能溶于热水、甘油、丙二醇、乙酸等。
营养成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就像一个装满18种氨基酸的小宝库,其中有7种是人体必需的,除了16%以下的水分和无机盐之外,蛋白质的含量超过82%,可以说是相当理想的蛋白源了。
用途
食品领域:它可是食品领域里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就像一个多功能的小助手,担任着稳定剂、凝固剂、增稠剂、乳化剂等角色,在慕斯蛋糕、布丁、软糖、冰淇淋、罐头、火腿、奶制品、啤酒饮料等制作过程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也能大展身手,可以用来生产胶囊囊材、包衣材料、微囊材料、栓剂基质、海绵剂材料、乳化剂、稳定剂等。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那也是应用广泛,就像无处不在的小精灵,在板材、家具、火柴、饲料、包装、造纸、印染、印刷等行业里,起着增稠、稳定、凝聚、调和、上光、上浆、黏合、固水等作用。
照相领域:在照相领域也有用武之地,用于制作各种照相制版软片、照排感光纸、明胶干版、剥膜软片、照排软片等。
1981年,宁波一位渔民在杀鱼时意外从鱼肚里挖出3斤鱼鳔,结果放了35年后,一位来自舟山的老板出价3万,他居然都不肯卖。
(参考文献:奉化发布《奉化渔民收藏一片毛鲿鱼鱼胶35年 价比黄金贵》2017-01-01)
浩瀚无垠的海洋孕育着无数生命,也蕴藏着珍贵的宝藏。在这些来自海洋的馈赠中,鱼胶可是个宝贝,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珍馐美味,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美好祝愿的传承之宝。
鱼胶,又名鱼肚、花胶,是由各种鱼类的鱼鳔晒干制成。它质地柔软,富含胶质,故而得名。自古以来,鱼胶就与燕窝、鱼翅齐名,位列“海味八珍”之列,更有“海洋人参”的美誉。
这不仅是因为它口感鲜美,更是源于它神奇的功效。相传,食用鱼胶可以养颜美容、补血益气、温肾健脾,是滋补强身的上佳之选。
现代科学也证实了鱼胶的营养价值,它富含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鱼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早在16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鱼胶的制作方法,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享用这种来自海洋的美味。
而“医圣”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也对鱼胶的形态、功效等做了详细的描述,称其具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等功效。
鱼胶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从皇室贡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滋补养生、馈赠亲友的佳品。
2017年,在浙江奉化一个宁静的小渔村,老渔民林德华家中珍藏着一件特殊的宝贝——一片已经存放了35年的毛鲿鱼鱼胶。
这片鱼胶通体呈现出一种迷人的琥珀色,在阳光下仿佛可以看见时光流淌的痕迹。它长约50厘米,宽约15厘米,重约400克。
历经数十年的风霜,依然保存完好,没有任何虫蛀霉变的痕迹,反而愈发显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这片鱼胶的来历,还要从1981年说起。
那一年,林德华所在的渔船在舟山渔场作业时,意外捕获了一网毛鲿鱼。毛鲿鱼,是石首鱼科的一种珍贵鱼类,而它们的鱼鳔,更是鱼胶中的上品。
当时,林德华分到了一条重达45公斤的巨型毛鲿鱼。他小心翼翼地将鱼鳔取出,经过清洗、晾晒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制成了这片珍贵的毛鲿鱼鱼胶。
三十多年来,这片鱼胶一直被林德华视若珍宝,妥善保管。期间,曾有慕名而来的商人,想要高价收购这片鱼胶,却被林德华婉言谢绝了。
这是鱼胶,能收到鱼胶做嫁妆真的超特别!在很多地方,鱼胶可是很珍贵的东西呢,它不仅营养丰富,还寓意着富贵、多子多福。你女朋友家人按当地风俗送这份嫁妆,满满的都是对你们小家庭的祝福和期许呀,也能看出他们对你俩的重视!
特别是在潮汕地区,鱼胶嫁妆文化源远流长。在那里,鱼胶是高档嫁妆的代表。潮汕父母常常会精心挑选优质鱼胶,像是形体对称的赤嘴胶,一对赤嘴母寓意成双成对,一对赤嘴公寓意心心相印,一对公母赤嘴寓意龙凤呈祥 ;还有金钱鳘鱼胶,珍贵且寓意金玉良缘;蜘蛛胶造型独特,有“薄如纸,贵如金”之说,寓意富贵有余 。
鱼胶,那可是“海洋四大珍品”之一,富含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它谐音“富胶”,寓意着新嫁娘婚后生活富贵荣华,日子富足美满。鱼胶也象征着多产,寄托着长辈们希望新嫁娘多子多孙、家庭兴旺的殷切期盼 ,谁不盼着家族枝繁叶茂呢?鱼胶具有滋补养身的功效,送鱼胶嫁妆,也是祝愿新嫁娘身体康健,能有个好底子应对未来生活。
把鱼胶当作嫁妆,是一份跨越山海的牵挂,也是对传统滋补文化的传承。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一头系着娘家的疼爱,一头连着新家庭的未来。愿每一位带着鱼胶嫁妆出嫁的女子,都能在这份厚重祝福的庇佑下,走过岁岁年年,幸福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