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脸为什么是黑的?

民间传说,是他拿错了脸谱。玉皇大帝派文曲星和武曲星下凡,让他们各自领一个脸谱。结果他和狄青拿错了,狄青是武曲星,却成了一个玉面郎君;包公是文曲星,却成了一个黑大汉。

当然了,民间传说只是传说,有时候是没道理的,而且没法解释的。实际上,包公之所以是黑脸,这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也是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

包公的原型无疑是包拯,包拯在当官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性格,就是他为人行事很少巴结讨好当和事佬,而是直面问题,直指不足,无论是对待皇帝还是对待大臣都一样。因此他当时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包弹”。这里的“弹”是“弹劾”的意思,就是说包公不害怕得罪人,经常弹劾别的大臣。

他对同僚是这样,他对皇帝也是这样。宋仁宗要给张贵妃的大伯张尧佐封高官,包拯觉得张尧佐无能,坚决反对,最终迫使宋仁宗取消这样的计划。

包拯就是一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形象。而“铁”是黑色的,是刚硬的,是正直的,自然就给了包拯一个“黑脸”的形象。后来经过戏曲不断的演化,包公的“黑脸”形象也就定型了。

所以说,包公的脸是一个“文化脸”,就如同关公是“红脸”一样,这种“红脸”与血的颜色一致,意味着赤胆忠心,也是一种“文化脸”。

包公不但有一张黑脸,而且他的事迹也在历史演绎中,突出了其断案的内容。尽管实际上他生前断案很少,但是断案也就意味着一种公平正义,尤其是对普通老百姓的公平正义。“包弹”只对皇帝和大臣发挥作用,老百姓要亲自看到实际效果,那就应该是“包断”。

上个世纪90年代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作为集中表现包公通过断案主持公平正义的电视连续剧,当时收看的状况可以说万人空巷。之所以有这样的盛况,正是其表现的是一种“执政为民”的公平正义,为老百姓所喜爱。这部剧到现在已经30年过去了,至今那一代人依然记忆犹新,且时有重播,也是因为时代还需要包公这样的人,还需要继续呼唤更多的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常常读错的字:

1.叱咤(zhà),而不是“chà”。

2.棐(fěi):辅助。

3.大快朵颐(dà kuài duǒ yí):朵颐,嚼也。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4.任弼时(rén bì shí)

5.征兆(zhēng zhào)

6.湖南筻[gàng]口,海南儋[dān]州。河南荥[xíng]阳。

7.颈部(jǐngbù)。

8.恪(kè)守,

9.呼天抢(qiāng)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10.砻糠(lóngkāng)。

11.皈依(guī yī):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其他宗教组织。

12.拾掇(shíduo),(收拾,整理的意思)

13.弹劾(tán hé)

14.甘之如饴(gānzhīrúyí),感到像吃糖那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15.藏旻(zāngmín),东汉末年良吏。

16.会稽山(kuài jī shān)

17.掠夺(lüè duó )

18.作坊(zuō):不读“zuò”;

19.韩侂胄(hán tuō zhòu)

20.褶(zhě )皱

21.蓑衣(suōyī),用草或棕编成的雨衣。

22.手执藜杖(lízhàng)

23.老媪(lǎoǎo)。

24.浙江台(tāi)州。

25.晏婴(yàn yīng),史称晏子,春秋齐之相国。

26.铁耙(tiěpá)。

27.纤维(xiān wéi)

28.柘(zhè)木

29.羸(léi)弱

30.买椟(dú)还珠,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

这些字你读对了吗?

4.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

5.刘寔,读作liúshí,西晋大臣。

6.崔颢(hào),唐朝诗人,《黄鹤楼》的作者。

7.狙击(jū)

8.筚(bì)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9.混淆(hùnxiáo)。

10.亵渎:(xiè dú);

11.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形容走路不稳,歪歪斜斜的样子。

12.甄别(zhēnbié)。

13.给(jǐ)予,

14.山东兖州(yǎnzhōu)。

15.鸟喙(niǎohuì)。

16.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17.妆奁(zhuānglián)

18.姊妹(zǐmèi)。

19.井渫不食(jǐng xiè bù sh),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

20.方兴未艾(ài)

21.纤毛(xiān máo)

22.钋(pō):放射性金属元素。

23.酒馔(jiǔzhuàn),犹酒食;借指酒席。

24.心弦(xīn xián)

25.蓑(suō)衣。

26.虢射(guó shè),春秋晋国的卿大夫。

27.炽热(chì rè):“炽”不是“zhì”,意思是极热。

28.弹劾(tán hé)

29.珐琅(fàláng)。

30.鬼鬼祟祟(suì)

31.赵桓(huán),即宋钦宗,著名事件“靖康之难”。

32.兄弟阋墙―― “阋”读xi(隙),争吵,不读qian(钱)。

33.垂涎(xián)三尺: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一读就错的字

1.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也指缓慢地行走。

2.弹劾(tán hé)

3.僭越(jiànyuè)。

4.老妪能解(lǎoyùnéngjiě),形容文字通俗明白,容易看懂。

5.涪陵(fú líng)

6.张郃(zhānghé),曹魏大将。

7.刘禅(shànràng)。

8.阚清子(kàn qīng zǐ)

9.趔趄(lièqie)

10.鸡毛掸子(jīmáodǎnzǐ)。

11.金日磾(dī),原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后为汉昭帝四大辅臣之一。

12.复辟(bì)。

13.逄(páng)纪

14.定谳(dìngyàn),谳,议罪。

15.揞(ǎn)

16.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17.摩肩接踵(mójiānjiēzhǒng)

18.李嘉诚(lǐ jiā chéng),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

19.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蓁蓁,茂盛的意思。

20.赵韪(zhàowěi)

21.雪里蕻(hóng)

22.单(shàn)于。

23.博闻强识(bó wén qiáng zhì):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4.蓟州(jìzhōu)。

25.滂沱(pāng)。

26.转圜(zhuǎnhuán),转圜的余地。

27.慢摇麈(zhǔ)尾喷珠玉。

28.巷道(hàng)。

29.丫鬟(huán)。

30.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即金庸。

文章配图

别让语文拖后腿!
高二家长抓住这3个毒瘤,
孩子轻松冲进211

高二语文还在110分以下?根本不是孩子笨!我带过700+学生,发现低分孩子都被三个隐形毒瘤坑了:无效摘抄、错位刷题、散装记忆。去年有个学生剔除这三个毒瘤后,语文从98分冲到129分,成功逆袭985!今天教家长亲手拔掉这些毒瘤。

**毒瘤一:摘抄本越厚,分数越低**
摘抄好词好句是最蠢的伪努力!高考作文评分里“文采”只占5分,真正拉分的是结构逻辑。我让学生用“案例嫁接法”,把同一个案例写出三种主题:比如敦煌莫高窟,写“传承”时突出樊锦诗坚守,写“创新”时强调数字敦煌,写“开放”时关联丝绸之路。扔掉摘抄本后,学生作文平均涨了12分。

**毒瘤二:用模拟题练阅读**
模拟题的出题人根本不懂高考!全国卷阅读答案有固定公式,比如“句段作用题”必答“内容+结构+情感”,但模拟题总让学生自由发挥。我让学生用“三刷真题法”:一刷拆解答案关键词,二刷对照评分细则,三刷用红笔标出遗漏点。一个家长让孩子停做模拟题专攻真题,两个月阅读扣分减半。

**毒瘤三:碎片化记文言文**
天天背120个实词纯属浪费时间!高考文言文85%的得分点集中在30个高频词。比如“拜”字考了11次,永远指“授予官职”;“劾”字出现9次,都是“弹劾”的意思。我让学生用“词频记忆法”,只背近五年高频词,有个高三生考前一周突击,文言文选择从错4道变成全对。

语文毒瘤不除,刷题万遍也白费!我把自己带出213个重点大学学生的《语文毒瘤清除术》做成急救课,家长在评论区写下“提分”,领50分钟视频课+高频考点库。高二现在行动,明年高考语文就是孩子的王牌科目!

【关于美国总统引发的学习法律热潮】

最近我们动不动就能看见【豁免】、【弹劾】这样的字眼,你会发现美国人现在好像只关心一件事情,就是弹劾他们的总统;而他们的总统,也只忙于一件事情,就是豁免权。这不禁也引发了我们普罗大众吃瓜群众,学习法律的热潮,每次一有什么举动,就很想知道,他们真的可以这么干么?这么做难道真的合法么?

好,我们先说总统豁免权,字面意思就是总统任期内,执行总统职责期间所做的分内事,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但是争议就争议在,分内事,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词。而且无论是总统豁免权还是其他各种豁免权的存在,都会不禁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有些人所做的某些事情,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这个我们从小学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似乎背道而驰。

这样其实就引出了【弹劾】这个词。美国的司法体系是认为,会存在其他的制衡机构,可以限制总统的权利,比如国会。这也是现在川普正要面对的事情,针对之前国会山暴力破坏,以及他在“煽动叛乱”中所起的作用。

弹劾呢是一个很特别的机制,我们就可以理解成是一场审判,一场由美国众议院发起的,对美国总统的审判。
 
所以说,豁免权就像川普本身所说的,As a president,I have to focus on our country(作为总统,我要致力为我的国家做出贡献);弹劾作为三权分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制衡和制裁。

生活中那些总被读错的字,你“中招”了吗?

1.丝绦(tāo):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通常搭配道袍、围裙等衣物。

2.巨擘(bò),大拇指,指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

3.差强人意(chā qiáng rén yì):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4.饿殍――“殍”读piao (三声),不读 fu (浮)

5.弹劾(tán hé)

6.郢(yǐng)书燕(yān)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7.雷军(léi jūn),小米创始人。

8.偈语(jìyǔ),佛经中的唱词。

9.皮开肉绽(zhàn)。

10.陈寅恪(chén yín kè)

11.抽穗(chōu suì)

12.勤勉(qín miǎn):努力不懈,勤劳。

13.趔趄(liè qie):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14.痉挛(jìngluán)

15.牡蛎(mǔlì)。

16.佣金(yòngjīn),不是“yōng”。

17.谯国(qiáoguó)夫人。

18.绚烂(xuàn làn):光彩耀眼。

19.处心积虑(chǔ xīn jī lǜ):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

20.耄耋之年――“耄耋”读mao die (冒叠)。

21.商贾(gǔ)

22.疟疾(nüè jí):一种急性传染病。

23.踉跄(liàng qiàng) 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24.自怨自艾(zìyuànzìyì)

25.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26.茱萸(zhūyú)。

27.箜篌(kōnghóu)。

28.案头(àn tóu)

29.伛(yǔ)背,驼背。

30.太阿倒持,tàiēdàochí。意思是把太阿宝剑倒着拿。比喻以把柄授与人,自身反而面临危险或灾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