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楚雄第一天找房子反馈:感觉房租也不是很便宜

楚雄市区不大。市区半径5公里,从城东到城西,就10公里左右。昨天去了城东的公租房。阳光家园。虽然是公租房,但是它外立面和里面建设的还可以。
看了一间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朝马路的。5000一年水电费是民用的。主要是朝马路的,我没有考虑。
然后剩下的也都差不多要五六百块钱一个月了,然后也没什么家电,比一张床多一点。
一室公租房要五六百块钱一个月,我觉得还是挺贵的。因为我在成都租的两室一厅。75平方,不过离成都春熙路有20公里吧。带家电家具空调燃气洗衣机冰箱什么都配套好的,也就是840块钱一个月。离新都区区政府1公里,因为成都2千多万人口,周边啥配套都有,再加上我不去春熙路,所以我觉得性价比挺高的。
然后去了楚雄的一个自建房小区,还有老城区的自建房。
感觉楚雄的自建房价格都差不多,主要看新旧,两室报给你的价格都是在500块钱左右。
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报给你,大价格在400块钱左右。一室带卫生间的300。

这边的房租好像是不看位置的,主要是看新旧,如果你的自建房小区是新一些的话,它可能报你的价,房租价格就稍微贵一点。然后报你的水电费,水费要6到7块钱一吨,电费是1块钱1度。

想着在楚雄再找一两天吧,如果没有合适的,我就想搬到玉溪或者曲靖去了。感觉房租不是很便宜。也有可能我是外地的,看人下菜。

新能源汽车是否省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购车成本、使用成本、保值率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购车成本
价格差异:一般来说,同级别新能源汽车的购车价格比燃油车要高。10万级别的车,一台配置差不多的新能源车,比燃油车贵3-5万是很正常的事。
补贴情况:虽然现在大部分补贴取消了,但部分地方仍然有新能源车牌照、充电补贴等优惠政策,不过补贴力度相对较小。
使用成本
能源费用: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能,电费相对燃油费用较低。以比亚迪秦plus ev为例,百公里电耗14度电,家用充电桩电费0.6元/度,每天开50km,一个月1500km的电费为126元/月;而丰田卡罗拉1.5l,百公里油耗6l,92号汽油价格8元/l,一个月1500km的油费为720元/月。但如果主要靠外面的快充桩,费用会增加,如上述车型快充成本为315元/月。
保养费用: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燃油车的复杂机械结构,保养项目相对较少,主要保养电机、电池、刹车片等,5年总费用约3250元。而燃油车需要更换机油、机滤、变速箱油、火花塞、三元催化等,5年总费用约11500元。
保值率
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普遍不高,一般3年保值率比燃油车低20%以上。一台开了4年的新能源车,当初买的时候15万,现在二手车市场可能只能卖6万。而燃油车开10万公里,只要三大件没问题,保值率相对较高。
其他成本
电池衰减与更换: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会逐渐衰减,一般开8年左右,电池容量会衰减20%-30%,续航明显下降。如果需要更换电池,成本很高,目前电池更换的价格大约3-5万元。
充电设施: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长期家充,电费成本低,且充电方便。但如果没法装充电桩,长期依赖外面的快充站,可能会面临充电速度慢、充电桩不够用、排队时间长等问题,还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停车费等。
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长期家充,且主要在城市通勤,不怎么跑高速,计划5-8年内换车,新能源汽车确实更省钱。但如果没法装充电桩,长期依赖外面的快充站,经常跑长途,或者计划开10年以上,新能源汽车的省钱优势可能不明显,甚至不如燃油车。【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文章配图

北京6号线地铁200米,整租2000起!这个价格在北京真的太香了!房子就在地铁站旁边,步行只要3分钟,早上能多睡半小时不是梦。房间是标准的一室一厅,40平左右,采光特别好,朝南的窗户让整个屋子都亮堂堂的。

厨房是开放式的,虽然不大但够用,电磁炉、抽油烟机都配齐了。卫生间干湿分离,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最惊喜的是卧室,1.5米的双人床放进去还绰绰有余,衣柜也够大,女生的衣服完全放得下。

小区环境安静,24小时有保安值班,快递柜、便利店都在楼下。周边生活超方便,步行5分钟就有超市、菜市场,10分钟到商场。房东人特别好,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维修也很快。

这个地段这个价格真的很难得,特别适合刚毕业的上班族或者情侣居住。地铁6号线直达国贸、朝阳门,通勤超级方便。房子是简装,但很干净,拎包就能入住。想看房的话提前一天预约就行,房东经常在小区。

水电费都是民用的价格,冬天有集中供暖。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电梯,不过在3楼也不算太高。这个价位在北京能租到这样的房子真的很值,我已经住了一年多,完全不想搬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要房东联系方式,先到先得哦!

杜绝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必须从充电桩的充电价格上抓起。
充电桩的明码标价,一般和实际收费大相径庭,唬弄检查的玩意,当不得真;但是,这个唬人的假信息,主管部门不去深究,公示的明白,就过关了。实际电价要比家里用电高出许多。而且充不实跑不远,对电池的损害极大,用三年的电池,可能一年多就提前报废了。
这样的充电桩老百姓怎么愿意用?又怎么长期用的起?采取各种办法不去充电桩去充电,导致上楼入户充电,充满了安全隐患!
对安全隐患的制造者,都是物业追求利益造成的,充电设施设备是小区公共必建,在工程规划中都是必建项目。开发商与物业是一家,无论如何拆分,也改变不了是一家的事实。物业拿出一点点公共收益就会把小区的充电桩解决好,但是,物业却以不挣钱谁也不干为由,接入的是居民用电,甚至还是公共照明能耗电,用共摊的电,利用充电桩再大赚一笔。包出去了?《民法典》九百四十一条:“物业服务人将物业区域內专项服务事项委托给专业性服务组织或者其他第三人的,应当就该部分专项服务事项向业主负责。物业服务人不得将其应当提供的全部物业服务委托给笫三人,或者将全部物业服务支解后分别转委托给第三人。″由法律可知,物业公司把充电桩这么事关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转包是不合法的。转包甩锅责任更不应该。
小区的充电桩必须执行国家的行政法规,这是消除安全隐患的第一方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2024]537号,一,“落实电价政策,居民住宅小区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中设置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用电,均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二,“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督导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对存量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升级改造,原则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
居民合表电价和居民家用电差不了多少,百分之0、03元有多少钱可以加到运营成本里?居民对这样的充电收费有不支持的吗?他们还会冒着生命危险,不去充电桩去充电吗?不会。不会,全小区的安全隐患不就排除了吗?
那些只要求居民如何如何的,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无用功,不从根源上治理,治标不治本。
充电桩充电依居民合表电价收费,是唯一解决安全隐患的办法。其他的放任“市场自定义″行为,是无视法律法规的会使整个充电桩充电充满安全隐患的杀手,认识错误,必然导致结果错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